臨汾新聞網訊 春節帷幕緩緩落下,外出務工人員又將背起行囊,再次開啟新一輪的“打拼之旅”。防止遭遇“黑中介”?簽訂勞動合同又該注意什么?為此,記者走訪了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勞動監察科的工作人員,為廣大務工人員支招。
擦亮眼睛找工作
作為廣大務工人員尋找工作的平臺,中介機構可謂是不二選擇。然而,面對市面上各式各樣的中介機構,一旦疏忽碰上“黑中介”,則會不知不覺跌入陷阱。
“通過中介找工作,首先必須看是否在顯著位置懸掛工商營業執照和人社部門頒發的相關證照。還應當有明確的章程、管理制度;開辦業務也必須有固定的場所、辦公設施以及具備一定數量的開辦資金。”據工作人員介紹,作為正規的中介機構,不能向勞動者收取押金,不能扣押勞動者的身份證和其他相關證件,不能提供虛假的就業信息,也不能為沒有合法證照的用人單位提供中介,求職者應當格外注意。
熟人搭橋要謹慎
“春節過后,將是返程務工高峰期,很多外出打工的勞動者都會試圖通過親戚介紹、熟人搭橋等方式找活兒,然而,稍有不慎,便會跌入非法傳銷的陷阱。”工作人員表示,一些傳銷組織極有可能用高額收入來誘惑打工者,所以找工作時一定要提高警惕,最好是去當地的人社、工商等部門進行事先了解,查看所選擇的用人單位,是否進行了登記備案,對企業的招工信息也應當做到心中有數。
同時,建議求職者可通過參加由人社部門舉辦的大型人才招聘會,尋找適合自己的工作。
簽訂合同看仔細
合同條款看清楚,心中有數慎維權。工作人員表示,作為用工的重要保障,很多務工人員常常只和用人單位達成口頭協議,而沒有簽訂正式的勞動合同。這樣以來,一旦出現糾紛,會給維權帶來難度。
在此,勞動監察部門提醒大家,勞動合同中必須明確規定勞動合同的期限、勞動報酬、勞動紀律和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等內容。簽訂勞動合同前,應仔細閱讀相關支付規定、勞動合同管理細則等規章制度。
記者 成華
責任編輯: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