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從提交申請到接到放行通知才幾分鐘時間,真是太方便了!這對我們今后做水果出口是最大利好。”近日,吉縣出口企業的李經理向侯馬檢驗檢疫局提交了出口鮮蘋果至尼泊爾的申請,沒想到幾分鐘后網上就顯示該批貨物審核完畢,意味著企業可以直接辦理通關手續。
以往辦理此類貨物通關,因為要涉及到進出口質量安全檢驗檢疫,僅完成整個流程的時間就要2天,特別是在大宗水果集中出口期,不僅會極大地增加一線檢驗檢疫人員的工作量,無形中也會對出口企業組織貨運、搶占國際市場造成影響。為進一步落實“放管服”,壓縮通關流程時長,山西檢驗檢疫系統自11月1日起全面啟動了審單放行新模式。該辦法實施后,檢驗檢疫人員將在確保嚴守質量安全底線的基礎上,根據貨物風險高低和企業信用水平,有針對性地下調抽檢比例、監管頻次和檢測項目。在企業出具合格保證的前提下,按照檢驗檢疫規則布控要求,對未抽中現場和實驗室檢驗檢疫的出入境貨物,經審單符合要求直接實施簽證放行。
“審單放行并不意味著放棄把關職能,我們在要求收發貨人提供的合格保證中,包含守法承諾、合格保證、質量安全責任以及發現問題后主動采取召回措施等,確保企業在享受便利措施的同時,進一步落實企業的質量安全主體責任。”侯馬檢驗檢疫局有關負責人解釋道。
檢驗檢疫審單放行制的實施,大幅縮減了通關流程時長,進一步提升了檢驗檢疫放行效率和貿易便利化水平,使出口真正進入“快速放行”時代。(劉亞群 吳嘉欣)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