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綢繆練兵忙
——臨汾燃氣公司開展“燃氣事故應急救援綜合演練”活動側記
臨汾新聞網訊 這可以稱之為一場考試,它檢驗了面對燃氣安全突發事故時,應急預案是否具有實用性、可操作性,這是保障安全供氣、平穩用氣的有力舉措。
這還可以稱之為一次“練兵”,它提升了搶修搶險隊伍的快速反應能力、實戰能力,對今后可能出現的燃氣安全突發事故未雨綢繆,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7月5日上午,臨汾燃氣公司組織開展了“2017年燃氣事故應急救援綜合演練”活動。險情模擬市區某工地因野蠻施工,損壞了城市供氣管網中一條DN400中壓管道,繼而發生燃氣泄露、著火事故。面對“險情”,臨汾燃氣公司緊急啟動《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公司領導、各有關部門和人員緊急趕赴現場,警戒、消防、搶險……用一次配合有序、處置得當的搶險過程,維護了“城市燃氣守衛者”的形象,保障了市區13萬余戶家庭的正常用氣。
演練現場
該公司成立了應急演練領導組,董事長、黨委書記李燁,總經理杜宇峰親任組長,確保了演練活動有序、有效、安全、順利。
一
小暑時節、烈日當頭。市區大韓村的一處空地上,氛圍凝重。演練的領導組成員、評估組成員、觀摩人員在指定位置就位。
當日9時30分,領導組一聲令下,演練正式開始。
一陣急迫的電話鈴聲響起:“喂,是燃氣公司嗎?你們趕緊來,我們施工時把燃氣管道挖斷了。”
“事故發生地點是在哪里?現場有沒有人員受傷?”
“在大韓村,已經著火了。”
接到電話,調度人員詳細詢問了地點、范圍、人員傷亡等情況并做好記錄,同時不忘交待報警人有關的安全注意事項。
按照突發事故的處置流程,調度人員隨即進行上報。“這是一條主供氣管道,對整個市區的正常供氣將形成重要影響。”公司生產技術部部長迅速做出判斷:這是一次突發重大事故險情。他立即向上級匯報并按照領導要求對各相關部門進行安排,《應急預案》即時啟動,有關人員立即趕赴現場。
在最短的時間內,事故現場的應急救援指揮部成立,生產技術部、安監處、后勤保衛部、行政辦、管線所、門站的負責人及職工紛紛就位,履行各自救援職責,進行搶險救援。
演練場上,火焰熊熊而起,保衛人員緊急疏散圍觀群眾、疏導交通、設置警戒隔離區域;調度中心立即向主管部門報告事故情況;距現場十余公里外的金殿門站已經做好啟動準備,可隨時啟動應急氣源進行供氣。
二
一輛又一輛黃色的搶險車輛呼嘯而至;一名又一名神色凝重的搶修人員迅速下車、沖向現場;一臺又一臺搶險設備被合力抬出、安裝就位。
兩名搶修隊員手持滅火器沖向灼熱的火焰,迅速開始消防滅火,管線所所長張偉緊隨其后對管道受損情況進行檢查。
“報告指揮部,火已撲滅”;“報告指揮部,經檢查,被破壞的是DN400中壓管道,請求關閉上游1號閥門至五分之四,降低管道壓力。”各種情況依次匯總到現場指揮部。結合救援進展,指揮部下達了一道又一道指令。
安全員駐守現場,不斷大聲提醒,保障作業安全和人員安全;物資保障車輛、后勤保障車輛來往穿梭,運送搶險物資;技術人員深入最前線,根據管網破壞情況制訂搶修方案。
管道破損處不斷有殘余天然氣溢出,搶修員們相互配合,依次佩戴好防護面罩。高溫天氣下,厚重的防靜電作業服、密封的防護面罩讓搶修員們汗如雨下。班組長李建亮一馬當先,帶著兩名搶修員對破損處進行鋼板補焊。
20分鐘后,管網焊接作業完成,經現場安全員手持檢測儀進行測試,管道破損處的天然氣濃度為零。現場指揮部的對講機里傳出清脆、喜悅的聲音:“報告指揮部,受損管道已修復完畢。”
隨即,指揮部向門站和閥門組、調壓組人員下達指令。門站開始恢復出口壓力,開啟了1號閥門至二分之一,升壓、檢漏、放散、檢測……一系列環環相扣、有條不紊的作業依次進行。
三
10時30分,搶修工作完成,管網恢復正常供氣——標志此次演練圓滿完成。
演練過程中,燃氣職工們展現出對突發事故的快速反應、應急處理能力和協調作戰能力,得到了評估組成員的一致認可。
此次演練,該公司各個部門、站所的負責人,安全員、調度員、班組長、維修及巡檢人員前往現場進行了觀摩。緊張高效的演練過程牢牢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一名來自南城管理站的維修員說:“觀摩了這次演練,我感觸很大。我們公司承擔著市區13萬余戶家庭的用氣,任何一個紕漏都可能影響安全、導致事故發生,我們必須從思想上重視起來,把安全放在首位。”
安監處負責人荊晉生介紹說:“我們開展這次應急演練活動,就是為了有效應對燃氣管網、設備突發的安全生產事故,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提高應急隊伍的快速反應能力和搶先實戰能力,在發生突發事故時能按照‘快速反應、統一指揮、分工明確、相互配合、迅速搶修、有效處置’的原則保證搶險任務的順利完成,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記者 柴云祥 文/圖
責任編輯: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