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簡介:市民趙女士將一件高檔外套送到市區某干洗店進行干洗。次日,當她去取衣服時,商家卻稱該衣服洗滌后出現掉色,需寄回總部處理。當時,趙女士沒有多想,同意等總部處理完再來領取衣服。一周后,當趙女士再次來到該店取衣服時,商家卻稱衣服找不到了。
趙女士稱自己的衣服購買價為1700多元,要求商家按原價賠償,但商家表示該衣服市場估價僅為500元,雙方爭執不下。于是,趙女士向消費者協會進行求助。
案例評析:根據《消法》第七條規定“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消費者有權要求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本案中,洗衣店在給趙女士提供洗衣服務時,先是造成衣服染色,后來衣服丟失,損害了消費者的財產權。
同時,消法》第十一條規定“消費者因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受到人身、財產損害的,享有依法獲得賠償的權利。”既然洗衣店把趙女士的衣服弄丟了,那么,趙女士就有權要求洗衣店進行賠償。
本案中,由于趙女士無法提供衣服購買憑證,且干洗服務單據上只簡單記載了衣服名稱、數量、干洗價格及送洗日期,未注明衣服缺損情況、爭議解決方式等內容,經過消費者協會的多次調解,此次消費糾紛以洗衣店向趙女士賠償700元而告終,消費者對此結果表示滿意。
消協提醒:消費者協會提醒廣大消費者注意,送衣干洗時首先要選擇口碑好、有信譽、有規模的正規干洗店,不要貪圖便宜而選擇一些證照、資質不全的小店。
在送洗前,一定要檢查好衣物。送洗時,要與接貨人共同檢查衣服是否有破損的地方,要按照衣服上標注的洗滌方式、注意事項來確定衣物的洗滌方式,并在收據上標清。
對于高檔貴重衣物,必要時可以采取保值洗滌,并作出書面保值約定,在約定上注明干洗店和消費者雙方認可的保值金額、賠償方案等內容,并保留好相關單據,一旦衣物損壞丟失可以據此索賠。
此外,取回衣物時,應當面檢查衣物是否洗滌干凈、有無縮水、褪色、變形等現象,如發現有服務質量問題,可先與商家協商和解,協商不成可及時向消協或有關部門投訴。
記者 成華
責任編輯: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