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朋友間慶生或祝賀發個微信紅包很是怡情。但是,有些人將微信紅包變成賭博工具,“莊主”建群吸納人員加入,儼然促成了虛擬賭場。市民趙女士經不起玩耍的誘惑,不但輸了“錢”還惹得夫妻吵架、動手。
10月初,趙女士被微信“好友”拉進了一個據說可以“搶紅包”還能中獎的微信群。最初,她覺得群內沒有異樣,而且氣氛還很活躍,管理員還真的發紅包。同時,管理員還時不時提出押注猜尾號的“小游戲”。以第二個搶到紅包的尾數作為隨機開獎號碼,群友只要猜中大小、單雙或者數字,就可以獲得倍數不等的收益。反之,押注歸“莊家”。而群內的參與者每注可押2至10元不等。
趙女士一看猜數字押注的金額不大,就想試試運氣。最初兩天,她每次只押一注。沒成想,運氣還不錯,贏多輸少。兩天下來,除了猜數投的紅包360元,她竟然還贏了200多元。于是,趙女士便一發不可收拾,成天拿著手機在微信群里猜數字贏紅包,以至于家里的瑣事全然不顧,就連5歲孩子的飲食起居也隨便應付。同時,她猜數字押注的金額也從最初的兩元提升至10元。
接下來的3天時間里,趙女士輸了2000多元,此時,她的這一舉動被丈夫看在眼里氣在心里,而趙女士越輸就越想再翻盤。就這樣,她又堅持玩了兩天,就在她玩押注游戲的第7天,趙女士的兒子在家一個人玩耍時,被開水燙傷了腳。
就這樣,家庭矛盾出現了,趙女士的丈夫最終沒有抑制住情緒動手打了她。
記者看到了趙女士的轉賬記錄,在微信群玩耍“猜數字”游戲一周時間,輸掉了不到3000元。“因為玩游戲賭數字,孩子被燙傷了,丈夫也生氣了,家庭矛盾頻頻出現。我現在很懊悔,自己已是而立之年竟陷進了賭博的游戲中。”趙女士說。
據趙女士講,她輸了錢后,在群內抱怨,稱該群明顯是“賭博群”、騙人群”,發出消息后,她就被群主踢出,以至于趙女士沒有證據舉報該群。
猜數字搶紅包的賭博游戲讓趙女士大吃苦頭,她希望身陷其中的市民能夠早日覺醒,回歸正途,同時也希望相關執法部門能夠加強網絡監管,從源頭杜絕微信賭博的發生。
記者 祁欣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