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記者 韓曉芳)為全面指導中心城區管線改造及建設工作,對地下管線工程進行統籌安排、整合優化,創建現代化宜居城市,日前,市城鄉規劃委員會組織召開會議,研究了由山西省城鄉規劃設計院編制的《臨汾市城市地下管線綜合規劃》,我市各相關部門參加了會議。
臨汾市城市地下管線綜合規劃是在臨汾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指導下,以臨汾市城市地下管線普查為基礎,結合已完成的各市政專項規劃,統籌安排工程管線在城市的地上和地下空間位置,協調工程管線之間平面布置和豎向避讓以及與其他各項工程之間的聯系,為工程管線規劃設計和規劃管理提供科學依據,為綜合管廊的建設實施提供技術支撐。
本次規劃范圍以《臨汾市城市總體規劃(2009—2020)》確定的中心城區范圍為規劃范圍。規劃邊界為東至108國道,南至南外環108國道,西至大西高鐵,北至309國道-108國道。本規劃期限與城市總體規劃保持一致,為2015年—2020年,同時規劃指導至2030年。
城市地下工程管線綜合規劃的主要包括:確定城市工程管線在地下敷設時的排列順序和工程管線間的最小水平凈距、最小垂直凈距;確定城市工程管線在地下敷設時的最小覆土深度。
本次規劃為市中心城區內規劃快速路、主干路和次干路的市政管線綜合規劃,涉及市政工程管線包括給水管、再生水管、污水管道、雨水管渠、熱力管道、燃氣管道、電力管溝排管、通信管溝排管、綜合管廊等。
本次規劃給水管、再生水管、電力電纜、通信光(電)纜、熱力管道納入綜合管廊;雨水、污水等重力流管和燃氣管不納入綜合管廊。其中熱力管道納入綜合管廊可以有效地延長熱力管道的使用年限,避免管道維修引起的交通堵塞,近期沒有條件納入熱力管道的綜合管廊,需在綜合管廊設計中預留熱力管道管位,待條件成熟后熱力管道納入綜合管廊中。
規劃臨汾市形成三大綜合管廊系統區,即河西片區綜合管廊系統、中部片區綜合管廊系統、東城片區綜合管廊系統。其中,河西片區綜合管廊包括:規劃三街、緯三路、規劃三路、規劃四路、規劃六路、站前北路、規劃九路、規劃十路、規劃十二路、規劃十三路、規劃十五路。中部片區綜合管廊包括:鼓樓南北街、平陽路、河汾一路、河汾路、向陽路-向陽西路、鼓樓東西大街、信合路、東趙路-西趙路、現狀南外環、規劃三街、規劃一街、南城五路(接平陽路)、華門東街、濱河南路、北環路和、澇河北路。東城片區綜合管廊包括:華康街、解放路、華州路、迎賓路、堯賢路、臨紡路、規劃東關街、規劃九中東街、南城六路、規劃三街、規劃一街。
本次綜合管廊標準斷面的覆土厚度確定為1.5—2+米。
市規劃局首先就《臨汾市城市地下管線綜合規劃》編制進程進行了介紹后,各單位專家和技術人員對匯報中涉及的與相關專項規劃的銜接、地下管線及綜合管廊的布置、綜合管廊內受納管線的種類及橫斷面尺寸等具體問題進行了認真的討論,發表了許多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此規劃經過進一步完善后,隨后上報規委會確定最終方案。
責任編輯: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