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隨著中秋節臨近,各大超市、專賣店的月餅銷售明顯升溫,與此同時,手工月餅攤點也紛紛涌上街頭。9月13日,記者在走訪中發現,這些攤點紛紛打出“特色牌”,加之價位低廉,頗受消費者歡迎。然而,記者在調查中發現,這些手工月餅的衛生狀況堪憂,食品安全難以保障。
調查:裸賣”月餅引擔憂
9月13日,記者途經市區福利巷時,發現該街道共有七八家銷售手工月餅的攤位,每家攤位前都懸掛著“鄉寧空心月餅”的條幅,攤位前擺滿了金燦燦的月餅。記者在一家手工月餅攤位前看到,該攤位的桌子上擺了兩個不銹鋼盤,里面的月餅凌亂地堆放著,沒有任何遮蓋物,產品也沒有任何包裝。當顧客購買時,攤主直接裝袋稱重。“一斤10元,先嘗后買,保證好吃。”攤主向記者推薦道。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不少顧客在購買手工月餅時,都是直接用手挑選,拿到不滿意的就又丟進盤子里,甚至有一些顧客,將月餅拿起來聞了聞又放回原處。另外,攤主們都沒有采取任何衛生防護措施,有的一邊說話一邊撿拾月餅,有的給顧客找完錢繼續擺弄月餅。“看著好吃但是不敢買,首先,在路邊做月餅,塵土飛揚不衛生;其次,賣家不戴口罩、帽子、手套,看著很不干凈;再者,攤位前的月餅沒有任何遮蓋物,怎么能放心食用。”受訪市民蘇麗琴如是說。
提醒:貪圖美味要“當心”
據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中明確規定,經營者銷售的直接入口食品和不需清洗即可加工的散裝食品,必須用防塵材料遮蓋。另外,經營者應在盛放食品的容器顯著位置或隔離設施上,標注食品名稱、配料表、生產地址、日期、保質期等。
但是,記者調查發現,這些手工月餅攤點根本達不到上述要求,為此堯都區食品工業辦的王姓工作人員提醒,不要因為貪圖美味,而忽略了食品安全。
“市民在購買月餅時最好到正規食品店或超市選購,查看產品“身份證”,檢查包裝是否完整。”該工作人員建議廣大市民,不要忘記查看月餅生產企業的名稱、詳細地址,同時查看產品執行標準是否明確,配料表等指標是否注明,保質期、生產日期是否明確等。
記者 梁娟 梁麗
責任編輯: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