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祭祖掃墓是我國由來已久的傳統民俗,然而每到清明節前后,在路口處燒紙祭奠的人便多了起來,不僅對環境污染很大,還極易引發火災。
根據相關數據統計,我國每年在清明節期間用于祭祀焚燒的紙張就達千噸以上,僅清明節當天,全國“白色浪費”便高達100億余元。就在大多數市民仍在選擇購買紙扎的金山、別墅、汽車等在被祭奠者墳前燒掉,或燃放鞭炮的方式來祭奠先人時,也有少數市民選擇用鮮花祭奠、植紀念樹等這一綠色的祭奠方式來緬懷先人,寄托哀思。
清明節期間,在市區五一西路一鮮花店記者看到,一些市民紛紛前來選購黃菊。據該店工作人員介紹,雖然清明節期間黃菊的價格略有上漲,但依舊不影響顧客的選購熱情。一位正在選購的市民張女士說:每年人們花在紙扎祭祀用品的費用也不少,還造成環境的污染。
當大家在抱怨環境是如何不好時,卻不審視自身的一些不文明行為是否有損到環境。這兩年,我們家每年清明節時都是買上一束鮮花放到墳前以寄托哀思,這種方式我覺得就挺好的。”盧婷
責任編輯:柏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