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走親訪友,少不了一份沉甸甸的祝福,果籃、乳制品、橄欖油等成為送禮首選。但是,在美麗的“外表”之下,一些商品卻“敗絮其中”,讓送得人尷尬,收得人難堪。
“消費者在購買禮品時,常常陷入誤區。為了送得有面子,偏愛包裝精美的果籃,往往是付了錢就走,也不查看下果籃內的水果質量。”臨汾市消費者協會副秘書長江栩根據以往的投訴,指出部分商販正是利用消費者圖方便、愛面子的心理,在果籃里動手腳,以次充好。當消費者發現果籃存在質量問題時,卻存在一定的維權難度。收到果籃的人礙于親友所贈,質量再差也不好說什么,更不好意思向送禮者索要發票,無憑無據也無法向商家討要說法。
記者通過走訪了解到,市面上銷售的果籃都是直接打包好的,商家也不允許顧客拆開查看,顧客想看也沒轍。怎么才能避免問題果籃,江栩道出一條“妙計”:“消費者可以自己挑選水果,然后讓商家包裝,分別支付水果錢和包裝費。這樣既屏蔽了問題水果,保證了果籃的品質,還能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量身定制。”
除了果籃以外,乳制品和橄欖油也備受消費者寵愛。“橄欖油并非越貴越好,首先要看瓶簽上標明的酸度是在什么范圍,如果小于等于0.5%,最好不要購買;再看標簽上注明的脂肪酸含量,一般特級初榨橄欖油的反式脂肪酸含量在0.03%左右;橄欖油好不好打開瓶子聞下味道就知道了,上等的橄欖油會有一股很強烈的青草的味道。”江栩提醒廣大消費者,若是購買乳制品,一定要看清品牌和生產日期,以免買到山寨乳品或臨期產品,花了錢送了禮還丟了人。
記者 成華 李靜
責任編輯: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