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期間,打開網購頁面到處都標榜著:史上最低價、全網最便宜、銷量第一、排名首位……當你看到這類宣傳語時,會不會也血液膨脹、躍躍欲試呢?近日,記者對“雙11”網購一族進行了走訪調查。
難抵誘惑
“雙11”期間,崔女士在網上某品牌旗艦店購買了一雙雪地靴、一雙鞋墊和一副手套,共計368元。可當她收到東西時,感覺并不是特別滿意,對該品牌的宣傳語提出了質疑。隨后,她要求該店按宣傳中所承諾的退一賠四,卻遭到對方拒絕。崔女士繼續向對方索要商品質量問題權威檢測證明,客服人員一拖再拖,竟然不再回復她。
目前,該問題尚未解決。
崔女士說,該網店品牌標榜擁有“百年歷史”,卻沒有令人信服的證明,介紹里還寫著“鞋內溫度永遠保持在27℃左右”、世界級工廠”等模糊不清、容易讓人產生誤解的宣傳語。
擦亮眼睛
對于喜歡網購的人而言,由于不能直接接觸產品實物,因此圖片和電商對商品的描述,成為顧客選購產品的主要參照。一些不誠信的電商則利用網絡交易這一缺點,進行大肆虛假宣傳,最常見的就是夸大優點、掩飾缺陷、亂掛名頭、自封榮譽等等。
比如,對護膚品的宣傳亂用“百分百純天然”等,但等產品到了消費者手中時,才發現商品成分表中顯示含有微量防腐劑,還有一些宣稱“無色素、無酒精”的防曬霜,產品到貨后才發現含有“酒精”成分……對于這些不良電商亂標參數、亂寫成分、夸大優點、掩飾缺點等現象,有關業內人士透露,賣家在宣傳描述中的不規范操作,最主要是為了增加商品的吸引力,提升商品的銷量。因此,消費者在網購下單之前,一定要擦亮眼睛,反復核實商品的相關具體描述,以防上當受騙。
溫馨提示
對于想要安全網購的朋友,只寄希望于商家的誠信經營和部門的嚴加監管是不行的,應自身加強防范意識,透過夸張的產品描述和介紹,探尋產品的真實信息。
淘寶客服人員提醒,消費者在選擇網店時,可查看是否有“紅盾標識”,有該標識的網店都是已在工商部門注冊登記過,出現糾紛會有相對的保障。一定要學會識別虛假宣傳,警惕“最好”、第一”等宣傳字眼。同時,淘寶客服人員建議,大家在網購時要選擇一些信譽較好的網店,選擇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手段,而不要選擇直接付款,盡量保留與商家交易過程中的聊天記錄、發貨憑證、產品實物照片、發票收據等,在收貨后如果發現實物與網頁描述不符,應第一時間向有關部門投訴。記者 梁麗
責任編輯: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