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記者 弓佩玉)臨近國慶節,各大商家也都開始忙了起來,不同的活動形式讓消費者在賣場里眼花繚亂。究竟哪些是真的優惠了?哪些又是徒有其表?9月17日,記者采訪了一位電視機的代理商楊先生,讓他來講講這其中的貓膩。
超低價格賺眼球
“這是最常用的一種促銷手段。”楊先生介紹,很多商家在進行活動宣傳時,都會打出這樣的廣告語,用低于成本的價格來吸引消費者。但是在實際購買的過程中,很少有消費者真正享受到這樣超低的價格。據楊先生介紹,商家們一般不會賠本賺吆喝,遠低于成本價來出售商品。
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經常會遇到“這個價位的產品是限量的,我們已經賣完了”此類推辭。在這一說法背后,有兩種情況,其實并沒有這個價位的產品,傳單、海報上的信息只是為了招攬顧客。待顧客前來詢問時,對方便說已經售罄。另外一種情況相比之下就高明了不少,超低價格的商品確實有,但數量極少或者只有1臺,但是這有數的幾臺卻不知“花落誰家”。“在某種情況下,老板會讓內部員工進行購買,之后再放回倉庫按原價出售。其實說白了,搞活動是假,吸引消費者才是真。”
先付訂金后提貨
“產品標價1500元,消費者可以以1200元的價格購買貨品。但是前提條件是必須要在活動期間付款,活動結束后提貨。
這種跟消費者打“時間差”的新形式,真的讓消費者享受到優惠了嗎?“這種活動形式也挺好,反正我也不著急用。”曾經以這種形式購買過電視機的高女士如是說。但是楊先生告訴記者,這其實是商家利用預見性在做活動。通過預測數日后商品將會跌到什么價位,那么活動期間消費者要交付多少訂金。也就是說,待產品價位降到與消費者的訂金價位相同時,才會讓消費者提貨。假如消費者需要提前提貨,那么只能按原定標價購買。”
以舊換新賺差價
舊電視加錢換新電視,既能舊物利用,還能壓低價格,是不少消費者所青睞的活動方式。
“但是應該注意到,舊電視一般沒有利用價值,商家在搞完活動之后需要把舊電視運到舊貨市場。一臺舊電視的回收價格大約在30元左右,這份收益在整個商店的開支中可以說‘九牛一毛’,所以現在的商家很少做‘以舊換新’的活動了。”楊先生告訴記者,活動期間產品的標價會發生一定的變化,大多數情況下那只是正常的價格跌落,而不是舊電視的“價值”在起作用。
“當然,也有部分商家在以舊換新。假如一臺電視機的標價2999元,成本價2599元,商家以舊換新的價格便會是2599元,這種情況下,商家所賺的錢就是回收舊電視的那30元錢。”
貓膩多多如何應對
“人員工資、店鋪租金、水電費用等雜七雜八的費用都來自于產品的利潤,所以在價格上商家不會做太大讓步。”楊先生提醒廣大消費者,不論做活動與否,產品的價格基本沒有太大差別,消費者大可按照自己的需求進行購買。
此外,楊先生還提到,從贈品的價格也能看出來商家的“誠意”。“100元以下的贈品有可能是商家免費贈送,但是100元以上贈品的錢就可能被包括在消費者的付款內了。”
責任編輯: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