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驅蚊產品“小心慎用”
正在購買驅蚊產品的齊女士注意到,正規生產的驅蚊產品,如“槍手”、“睡得香”等產品上會注明“低毒”、“微毒”的字樣,這些產品對人體到底有何危害?開發區社區門診醫生郭莉介紹道,人體主要是由散發出的氣味、二氧化碳而吸引蚊子。驅蚊產品主要是靠驅避劑(驅蚊酯)來驅蚊,簡單說就是讓蚊子討厭這種味道,蚊香等含避蚊胺的產品靠化學成分在起作用。這些化學產品都有一定的毒性,例如在“槍手”等驅蚊產品中就可以看到“微毒”字樣,孕婦、嬰幼兒應該避免使用,并注意室內通風。而一些劣質的蚊香對人體是有毒性的,在購買時一定要到正規的商場去買,而且要看是否有農藥許可證號、生產許可證號、標準執行號等。
物理驅蚊種類“五花八門”
除了購買產品進行物理驅蚊外,吳慶玲女士還自創小發明,把家中空調溫度降低進行驅蚊,效果真不錯。
郭莉認為,把溫度降低能減少蚊蟲的活動。因為昆蟲有一個適宜生存的溫度,氣溫在26℃到30℃時蚊子比較活躍,而當空調溫度開至18℃-20℃的時候,蚊子就不怎么咬人了。
植物驅蚊不是“多多益善”
關于驅蚊的植物,從事多年花卉經營的李喜平說:“夏天,室內相對封閉,過多的花草會和人爭奪氧氣,晚上植物停止光合作用后,排出的廢氣對人體也不利。驅蚊植物大多是芳香型植物,主要靠香味吸引并殺死或者驅趕蚊蟲,盡管香味沒有毒副作用,但長時間放置于室內,也會促進人體興奮,導致失眠,尤其是過敏體質的人,那種氣味可能會誘發其過敏、頭疼、惡心等癥狀,應該做好通風工作。建議在20平方米的居室內,放置1-2盆小植物即可,待晚上門窗緊閉時將植物移出。
在天然純植物的驅蚊產品中,百匯市場還有一種名為“驅蚊手鏈”的產品。店家以網銷火爆為由,向顧客介紹驅蚊手鏈產品,并強調此品“含香茅精油、薰衣草精油等天然防蚊植物萃取物,靠這些天然驅蚊因子在一定范圍、一定時間內達到防蚊效果。”仔細一瞧,這種驅蚊手鏈包裝簡易,無中文,附有英文說明,消費者無法獲取廠名、廠址等。
郭莉告訴記者,“驅蚊手鏈”并沒有國家的權威認證,所以對驅蚊手鏈是否有效不予評論。
專家提議,考慮到健康因素,最好盡量減少使用化學產品;純天然的植物應科學合理種植;電蚊拍、蚊帳等物理驅蚊法,實用又安全;室內用空調猛降溫也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責任編輯: 劉靜】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