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09 09:26:00 來源:臨汾新聞網
臨汾新聞網訊(記者 李曉琳)3月1日,記者在全市質監系統工作會議上獲悉,去年,全市質監系統堅持“源頭抓質量,源頭抓打假”的工作方針,充分發揮打假主力軍作用,進一步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全年共出動執法人員8948人次,立案案件530起,其中萬元以上案件138起。查處假冒偽劣產(商)品貨值538萬余元,端掉制假窩點16個,為消費者和企業挽回經濟損失580余萬元。
開展各類專項整治。結合我市實際,去年全市質監系統先后開展了農資、建材、油品、棉花、煙花爆竹等10多個專項整治。并將農資打假作為服務“三農”的一項重要內容,在春耕秋播之際,全市質監系統加大檢查力度,對轄區內20家農資生產企業和107家經銷門店進行重點檢查,同時深入226個村莊,抽取農資樣品40個,及時查處了產品質量不合格、標識不規范、計量不足等案件,查處假劣化肥80余噸。建材專項整治中,以“地條鋼”、水泥等為重點,共檢查6類18種產品,查處建材違法案件8起。市局稽查分局聯合霍州市局、鄉寧縣局,分別查處了位于霍州李雅莊洗煤廠西北側、鄉寧昌寧鎖柱廢品收購站3個“地條鋼”生產窩點。加油站計量專項整治,共檢查加油站160家,加油機200多臺,查處計量不合格加油機19臺。油品質量專項監督,抽檢樣品324個,其中不合格20個,都依法進行了處理,從而有效地整頓和規范了我市成品油市場秩序。
加強眼鏡行業監管。眼鏡質量涉及人民群眾特別是中小學生的身體健康。去年,質監執法人員先后對全市127家眼鏡店進行了調查摸底,同時針對性地開展了中小學生眼鏡產品質量比對。針對我市眼鏡驗配行業無證生產經營存在的實際問題,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眼鏡驗配行業專項整治,下發了整治工作方案,并向全市驗配眼鏡生產企業宣傳貫徹了《驗配眼鏡產品生產許可證實施細則》等技術規范。同時,在《臨汾日報》刊發專版,公布了驗配眼鏡企業“紅黑榜”,擴大了專項整治工作的影響力。一系列措施的出臺加快了全市無證眼鏡驗配企業的辦證步伐。目前,全市已有74家企業取得了生產許可證,其中42家為2010年新獲證企業,12家不具備驗配條件的眼鏡店已全部取締,其余驗配企業按照申報條件積極整改,從而保障了眼鏡驗配行業的健康發展。
突出開展了建筑工地原材料監管。一是圍繞全市重點工程項目開展工作,對轄區內臨午、臨吉高速公路、大西高速鐵路等重點工程項目建設用原輔材料加大監管力度,防止了不合格建筑用原輔材料投入重點工程項目使用,確保全市重點工程項目的質量安全。二是圍繞民生工程開展工作,針對群眾反映比較強烈的建筑用電線、電纜、門窗、配電柜、建筑扣件和重要裝飾材料,開展了居民小區建筑用原輔材料專項檢查,進一步規范建筑工地原輔材料的質量,給人民群眾營造一個安全的生產生活環境。
此外,全市質監系統還開展了危險化學品及油罐車、家電下鄉產品等專項整治,保證了高危及重點產品質量安全。
【責任編輯: 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