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核病以肺結核為主,是嚴重危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重大傳染病之一,為加速終止結核病流行,今年2月16日國務院頒布了《“十三五”全國結核病防治規劃》,11月16日至17日第一屆世界衛生組織終止結核病全球部長級會議在俄羅斯聯邦莫斯科召開,目標是:在可持續發展目標議程內加快世衛組織所有會員國的努力,采取有效措施,通過多部門和跨學科行動,到2030年終止全球結核病流行。
冬季是呼吸道病高發之際,極易引發肺結核。為此,記者采訪了市疾控中心結核病防控科科長張彥萍,張彥萍為市民講解了結核病防治知識,希望人人重視結核病,科學預防結核病。
記者:什么是結核病?結核病有什么危害?
張彥萍:結核病俗稱“癆病”,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一種嚴重危害身體健康的慢性傳染病。除了頭發和指甲外,身體任何其他部位均可被結核分枝桿菌侵犯,但最常侵犯的部位是肺部,稱為肺結核。
肺結核如果不及時治療,不僅會影響人體健康,而且影響生活、工作,甚至危及生命;同時,還有可能傳染給身邊的人。所以,一旦患有結核病,一定要早治療。
記者:肺結核病有哪些癥狀?主要傳染源是什么?
張彥萍:肺結核病有咳嗽、咳痰、低熱、盜汗、咯血、胸痛、疲乏、消瘦、食欲減退、婦女月經不調等癥狀。痰中帶有結核菌的肺結核病人是主要傳染源,肺結核病主要是呼吸道傳染,當傳染性肺結核病人咳嗽、咳痰、打噴嚏、大聲說話時噴出的帶有結核菌的飛沫,被健康人吸入肺部造成感染。一個傳染性肺結核病病人一年中平均可傳染10人~15人。
記者:怎樣發現和診斷結核病?接觸過肺結核病人就一定會得結核病嗎?
張彥萍:咳嗽、咳痰兩周以上或伴有咯血等可疑癥狀者,應高度懷疑得了結核病。健康人在接觸過肺結核病人后,是否發生結核病,主要受感染結核菌數量和毒力的大小以及身體抵抗力高低的影響,受感染的人群發生結核病的概率大約10%左右。
記者:耐藥肺結核和普通肺結核相比有什么不同?
張彥萍:耐藥肺結核治療時間需要18個月~24個月,甚至更長,治療費用比一般肺結核高十倍以上,而且治愈率較低,甚至可導致死亡。如果傳染給其他人,被感染者一旦發病也是耐藥肺結核!所以,一定要遵從醫囑,不能根據癥狀的有無來決定用藥與否。
記者:結核病能治好嗎?
張彥萍:按照我國肺結核短程化療方案,堅持全程規范治療,使用抗結核固定劑量復合制劑FDC,完成方案規定的6個月或8個月療程,90%可治愈。我市16個縣(市)人民醫院和市第三人民醫院均為結核病定點醫院,承擔本轄區結核病患者診斷與治療,通過結核菌素PPD檢查、普通X線胸片檢查和痰的顯微鏡檢查可診斷肺結核,確診的活動性肺結核病人,均可享受免費抗結核治療(FDC)藥品和規定的檢查項目。
記者:如何預防結核病?
張彥萍:就控制結核病而言,發現并治愈傳染性肺結核病人是最好的預防。
(1)盡早發現痰菌陽性和培養陽性的肺結核病人,及時給予抗結核治療及治愈。病人要注意消毒隔離,勤曬衣被。
(2)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要隨地吐痰,咳嗽、打噴嚏、大聲談笑應將手捂住口鼻,戴口罩可以減少肺結核的傳播。
(3)新生嬰幼兒應及時接種卡介苗。卡介苗是預防兒童結核病,特別是預防粟粒結核和結核性腦膜炎的最好措施。
(4)勤開窗通風,鍛煉身體,合理膳食,提高身體抵抗力。
記者:學校怎樣才能開展好結核病防治工作?
張彥萍:今年6月,國家衛生計生委聯合教育部印發了《學校結核病防控工作規范(2017版)》,要求所有大中專院校、中小學校、幼兒園要將結核病篩查納入新生入學健康體檢項目中,進一步明確了學校結核病散發疫情和聚集性疫情的處置流程,要求學校強化對學生的健康教育工作,學校對發現的肺結核疑似病例或確診病例,要依法依規,立即報告當地疾控機構。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要及時進行調查核實,并迅速根據情況開展篩查。定點醫療機構對確診患者及時進行規范治療。對未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規范等要求落實各項防控措施的單位和個人責令改正,對報告不及時、疫情處置不力等原因造成疫情擴散的單位和個人進行問責,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記者 劉晚
責任編輯: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