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領導干部大都希望自己有較高的威信。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領導干部通過自己的努力在群眾中樹立了威信,有較強的凝聚力、號召力。但也有的領導干部樹立威信的方式欠妥,不但沒有贏得群眾的敬佩和擁護,反而引起群眾的反感和不滿。那么,領導干部的威信到底從哪里來?筆者認為,樹立領導威信應遵循“八要旨”。
一要品德高尚,以“德”立威?!暗隆笔侵敢粋€人的道德、品行和作風。實踐證明,一個領導值不值得信賴和擁戴,群眾首先衡量的是其“德”行。作為一名領導干部,首先是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鮮明的政治立場,高度的政治覺悟,良好的思想作風,堅持原則,秉公辦事,執政為民,不貪財、不弄權、不戀色,能密切聯系群眾,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
二要能力出眾,以“才”增威。如果說品德是決定其威信的根本因素,那么領導者的“才”可以影響其威信的大小。一個才華橫溢的領導可以使部屬產生信賴感和安全感,即使在非常艱苦和極端危險的情況下,群眾也能同心同德地跟著他去戰勝困難。作為一名領導干部,應努力具備駕馭全局的統籌能力,善于謀大事抓大事;善于抓住工作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來推動全盤工作;善于把方方面面的力量組織協調起來形成風清氣正、政通人和的工作環境。
三要廉潔自律,以“廉”生威?!肮?,廉生威”。廉潔是高尚人格的重要方面,蘊含著高山仰止的力量,令人折服。現在有的領導在工作中缺乏號召力和感染力,究其原因,其中重要的一點是與自身不太廉潔有關。俗話說:“吃了人家的嘴軟,拿了人家的手短”,自身有短授人以柄,說起話來不靈,辦起事來腰桿不硬,久而久之,也就必然失去群眾的信任。因此,領導干部要時刻注意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筑牢思想防線,做到不濫用手中的權力,不以權謀私,不侵犯群眾利益,真誠實意為群眾服務。
四要學有所長,以“識”樹威。知識是人類實踐的概括和總結、是智慧和力量的象征。有豐富理論修養和專業知識的領導干部,能在其周圍形成一個強大的磁力場,使下屬樂意自覺接受其領導,開展工作也得心應手。在知識爆炸的信息時代,知識更新日益加快,只有不斷地學習,使自己的知識水平與越來越高的時代要求相適應,做工作才會有說服力。因此,必須樹立“本領恐慌”“能力不足”的憂患意識,與時俱進地加以“充電”。
五要當好表率,以“行”出威。“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領導干部只有自覺以身作則,才能贏得部屬的尊重、敬佩和信賴。如果言行不一,說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必然受到群眾的鄙視。因此,應該做到工作學習走在前、遵章守紀走在前,“言必信,行必果”,時時處處為群眾作表率。
六要公道正派,以“公”揚威。為人處事要公正、公平、公道。唯有如此,才能得到群眾的擁護和愛戴,才能贏得人心。得民心者得天下。能不能做到公道正派,是一個十分敏感的問題。因此,為人處事一定要一視同仁、公道正派,要以身正求公正、以公正得民心。
七要關心群眾,以“情”升威。俗話說:“感人心者,莫過于情”,哪怕是一個主動的招呼、一句親切的寒暄,都會使下屬感到是對自己的尊重和親近,從而達到心理兼容、感情相通。領導與下屬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就會出現心靈相通、行為契合的局面。因此,領導應主動關心下屬的冷暖,了解其疾苦,幫助其排憂解難,切忌打官腔、擺架子、耍威風。
八要發奮工作,以“績”壯威。工作成績是檢驗干部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的一面鏡子,也是群眾評價干部的基本標準。那些工作政績突出的干部,自然能在群眾中享有較高的威信。反之,為官不為,不敢擔當,做“太平官”的干部是不可能有威信的。因此,領導干部要把心思用到干事創業上、把工夫下到改善民生福祉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做“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好干部。
嚴水泉(作者單位:江西省撫州市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
責任編輯: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