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他們負責每一處燃氣調壓設備的日常巡檢、維護保養,時常能看到他們步履匆匆的身影;
他們負責每一次燃氣搶修搶險的升降壓,和搶修人員一同度過漫漫長夜;
他們負責每一項老舊改造碰接作業的停送氣,和工程人員一同堅守在施工現場……
這就是臨汾燃氣公司的“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管線所調壓班。
“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是臨汾燃氣公司引導廣大青年職工投身安全管理,提高安全生產技能打造的安全示范班組,旨在強化安全思想教育、安全技能培訓、安全監督管理,助推公司安全生產形勢穩定發展。
調壓班由9名青年調壓人員組成,他們不分晝夜堅守在燃氣一線,保障著市區568座調壓站的安全穩定運行,用專業和擔當守護著市區30余萬戶燃氣用戶的用氣安全,將青春汗水澆灌在城市燃氣管網的“神經末梢”上。
精心守護:以“小配件”筑牢“大安全”
5月4日上午,市區常興中街路西的一處燃氣調壓站,調壓員張挺正在進行精密巡檢,他仔細觀察各個儀表數據,檢測一條條粗細不一的明黃色管道,認真填寫巡檢記錄。
“每一座調壓器都擔負著數千戶乃至上萬戶群眾的用氣需求。”張挺介紹,“調壓器主要作用是降低壓力,將中壓管線內高達0.1兆帕的壓力降低為2000帕,然后再通過低壓管線進入用戶家中。”
在一臺燃氣調壓器中,往往是不起眼的閥口墊、密封圈等小配件最容易發生漏氣,調壓員的巡檢包里總是常備各種規格的密封圈,這是班組總結的“三必換”經驗。
以“小配件”保障“大安全”。調壓班細化分片包機制,把責任落實到個人,將市區568座調壓站劃分為9個責任區,建立“一機一檔”健康檔案,創新總結出“聽、看、測、記、析”五步巡檢法。2024年以來,調壓班累計發現并處置調壓設施壓力波動、配件銹蝕等隱患142處,實現設備完好率100%。
有一部分涉及范圍廣、覆蓋用戶多的調壓站,比如堯鄉調壓站、博浩源調壓站等,承擔著七八千戶乃至上萬戶的燃氣供應。對于這些站點,調壓員們更是不敢掉以輕心,在做好站點精密巡檢的同時,還要分析總結運行數據,了解該區域內不同時間段的數據變化。
“青”力而為:從“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
“這個切斷閥呼吸孔容易被忽略,我建議納入季度保養清單。”在調壓班的班組安全研討會上,青年調壓員張松松的建議得到一致認可。
在思想維度上,調壓站每月開展“事故警示”分析,將燃氣行業關于調壓設備的案例拿出來深度剖析;在技能維度上,調壓班主動開展崗位練兵和應急演練,持續提升業務技能;在制度維度上,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將進站巡檢質量納入考核。
今年3月份,臨汾燃氣公司啟動春檢工作,通過對設備進行“診治”,查找問題,排查隱患,維修檢修,保障燃氣設備高效穩定運行。
調壓班在配合好搶修、改造作業的基礎上,制定方案和作業標準,采取相互配合、同步推進的方式,保質保量完成檢修任務,為市區30萬余戶用戶的正常用氣夯實了安全基礎。“這是我們堅持‘重在建設’的成果,目前,調壓員都有投身安全生產實踐的主動性和緊迫感,人人都是青年安全監督員。”調壓班班長張鑫說。
薪火相傳:安全基因的青春表達
張鑫是“三晉技術能手”“臨汾市金牌工人”榮譽稱號獲得者,管線所以張鑫為帶頭人,建設了“創新工作室”,推動實踐創新與安全生產的深度融合。
創新工作室自成立以來,先后承擔了各類課題20余個,將門站的閥口墊使用壽命從15天提高至180天,每年可節約25萬元維修費用;在保障管網安全穩定、未改變上游壓力、未增加投入的情況下,突破了工業路調壓站流量限制,強化了供氣能力,提高了安全水平。
安全基因,薪火相傳。調壓班通過“1+1”“老帶新”,一名名青年調壓員成長為技術能手、安全監督員,他們在工作中真正做到了把好自身安全生產關、把好現場監督檢查關、把好制度落實關“三個關口”。
“守護城市煙火氣,需要代代接力。”管線所所長郭臨平說,如今,這支青年隊伍正將安全實踐不斷延伸,將青春守護匯聚成城市發展的溫暖底色。
記者 柴云祥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