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市應急管理系統要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為這一關鍵期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發展環境”。市應急管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薛江說。
就下一步工作,薛江認為,要做好政治引領,抓好黨建促業務。一是加強學習。要認認真真、原原本本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不斷提升黨性修養和政治理論水平,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勇于擔當,主動作為,真抓實干,以實際行動推動落實市委“一三四三”工作思路。二是善于思考。要著眼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深刻領會黨在關心什么、強調什么,人民在期待什么、盼望什么,深入思考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什么、依靠什么,唯有緊密結合工作實際,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勇于自我革命,敢于擔當負責,努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才能實現經濟社會安全穩定發展。三是牢記囑托。要把習近平總書記“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把防控重大風險、確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實處。嚴把政治標尺,創新方式方法,攻堅克難解決問題,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抓好落實,不斷提高本質安全水平。
薛江強調,要多措并舉,推進零事故創建。一是深化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化。充分發揮市應急管理局綜合監管職能,積極采取政府購買服務、專家“會診”檢查、安全生產責任保險保障技術服務的方式,持續推動各高危領域開展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二是抓實安全風險防控措施落實。把安全風險辨識管控作為減少生產安全事故的重要措施,推動企業組織開展風險辨識,及時對生產工藝、設備設施、人員行為等進行風險評估,科學評定安全風險等級,加快建立安全風險清單,繪制安全風險空間分布圖,設立安全風險公示欄和告知卡。同時,注重風險管控與隱患治理有機融合,真正做到事前控風險、事中查隱患、事后抓應急,保障安全生產。三是不斷提升企業安全管理水平。以班組建設為重點,加強現場管理規范化,以人、機、物、環等安全要素為重點,開展精細化管理,將責任落實到人、工作措施到人、安全保障到人、執行規范到人,做到帶班有領導、班組有標準、崗位有職責、作業有程序、操作有規程、過程有記錄、績效有考核、整改有措施、應急有保障。特別是要加強對承包、承租從事生產經營建設活動單位的檢查,堅決杜絕“三違”現象,嚴防外包工程發生安全事故,切實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薛江說,保持戰備,提升抗震救災能力。一是強化監測預報。穩步推進“一縣一臺”以及前兆臺站、監測中心、震情會商系統和應急指揮平臺的“四位一體”建設,扎實做好地震監測工作。同時,加強監測臺網運行、維護和管理,提高監測能力,扎實做好震情監視跟蹤和震情會商,及時完成預警預報以及震情異常核查相關工作。二是突出宣傳教育。加大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力度,推進防震減災科普宣傳進企業、進學校、進機關、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進公共場所“七進”活動,增強公眾防范意識,提升防震避險、自救互救能力;積極推動建設市防震減災科普教育館,推進防震減災示范創建,夯實防震減災科普基礎。三是加強應急戰備。推動建立防震減災聯席會議制度與督導考核制度,完善防震減災委員會各成員單位溝通協調工作機制,建立救援隊伍和應急專家庫,形成統一指揮、專長兼備、反應迅速、上下聯動的全市地震應急響應體系。
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