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市農業基本概況
全市總耕地面積為688.1萬畝,其中灌溉面積為188.43萬畝,農業人口人均耕地為2.2畝。山區人均耕地面積較大,平川一帶較小。我市屬半干旱、半濕潤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8.9℃—12.1℃,無霜期125天—191天,平均光照時數2417小時—2714小時,是華北地區光能資源的高值區。年降水量453.9毫米—688.4毫米,但雨量分布極為不均,80%降水集中在七、八、九三個月。總體上看,我市的農業基礎比較脆弱,山區面積大,自然條件差,十年九旱,基本上還是雨養農業。
2008年,全市農作物總播種面積826萬畝,比上年增加16.7萬畝,增長2.1%。其中,糧食作物種植面積729.5萬畝,比上年增加22.8萬畝,增長3.2%;經濟作物中蔬菜面積達到78萬畝,總產達到20億公斤左右;棉花種植面積9.4萬畝,油料種植面積25.6萬畝,藥材種植面積30萬畝,水果面積達到150萬畝,總產7億公斤左右。在糧食作物中小麥種植368.5萬畝,增長1.5%;玉米264萬畝,增長13%。糧食總產達到17.07億公斤,因旱災比上年減少0.13億公斤,減產0.8%。其中,小麥9.45億公斤,增產34.1%,是歷史上第二個高產年;玉米6.49億公斤,減產21.8%。
2008年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396元,增長8.1%。從構成情況看:①工資性收入1918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62元,增長9.2%,占純收入比重43.6%。其中:非企業勞動收入233元,增加48元,增長26%;在本地勞動收入1256元,增加53元,增長4.4%;外出勞動收入429元,增加61元,增長16.6%。②家庭經營收入2240元,比上年增加81元,增長3.8%,占農民純收入比重50.9%。其中,第一產業經營收入1501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9元,增長6.8%;第二產業經營收入180元,比上年同期減少6元,下降3.2%;第三產業經營收入557元,比上年同期減少9元,下降1.6%。③財產、轉移性收入238元,同比增加86元,增長56.6%,占農民純收入比重5.5%。其中,糧食直補收入人均達73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3元,增長82.5%。
二、2009年農業農村工作思路和目標任務
2009年的農業農村工作總體思路是,按照統籌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的要求,在現代農業發展上,堅持用工業化理念加快推進區域化布局、規模化開發、集約化發展和產業化經營,重點實施五大工程,切實提高特色農業、品牌農業、循環農業、安全農業、效益農業的發展水平;在新農村建設上,突出抓好五項工作,促進全市農業生產再上新臺階、農民生活得到新提高、農村面貌取得新變化,為全市實現轉型發展、安全發展、和諧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主要奮斗目標是糧食總產正常年景達到15億公斤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9%。
(一)以發展現代農業為重點,大力實施五大工程
1.糧食增產工程要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面積450萬畝,改造中低產田26萬畝,建設以萬畝為單位的糧食豐產方39萬畝,同時要抓好全市優質小雜糧基地建設,力爭全年糧食有個好收成。
2.高效園藝建設工程要重點抓好20個水果、20個蔬菜、10個食用菌示范園區建設,力爭新增設施蔬菜1萬畝、水果3萬畝、省級無公害水果標準化示范園1萬畝,大力推進水果、蔬菜等高效園藝基地建設,加大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試驗、示范和推廣力度。
3.龍頭企業培育工程要注重培育和扶持一批規模比較大、市場前景好、科技含量高、品牌叫得響、帶動能力強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積極發展“公司+基地+農戶+保險”的經營模式,力爭全市年銷售收入超千萬元以上的龍頭企業達到80個,實現農產品深度加工,提高附加值。同時,要大力實施品牌戰略,選擇有特色、有規模、有效益、有競爭優勢和發展前景的農產品進行品牌培育,積極打造一批農產品優勢品牌,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4.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工程要在繼續加快發展的基礎上,更加注重質量,加大合作社帶頭人的培訓力度,進一步提高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入社率和服務水平,力爭新創建農民專業合作社600個,使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累計達到1800個以上。
5.農產品質量安全工程要組織搞好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年活動,加強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的申請認證、生產指導和安全檢測工作,建立健全農產品市場準入和追溯制度,努力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2009年,新認證無公害農產品基地30萬畝,力爭全市無公害農產品基地達到230萬畝。
(二)以新農村建設為統領,切實抓好五項工作
1.按照統籌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的要求,以試點村和推進村為重點,以連片建設為抓手,力爭2009年新農村連片建設區要發展到60個,從整體上提升我市農村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發展水平。
2.對2006年的試點村和2007年的重點推進村建設進行回頭看,查漏補缺,在完善提升標準上下功夫,在示范帶動上做文章,在全市樹立100個新農村建設示范村。
3.按照有關要求,全面完成2008年的重點推進村總體任務和2009年新確定的重點推進村年度目標任務。同時,要協調各成員單位,制定規劃,整合資金,統籌安排,加強監督考核,著力抓好“五個全覆蓋”工作。
4.開展好“就業在家鄉、創業在鄉村”增收活動,大力開展農業生產實用技術培訓和農民職業技能培訓,新轉移農村勞動力3.5萬人,培養科技示范戶10000戶,完成科技培訓16萬人。
5.大力開展戶用沼氣、大中型沼氣、秸桿氣化等農村可再生能源建設,積極推廣以戶為單位的“三位一體”模式,力爭新增沼氣用戶21071戶,建設各級服務體系162個。
來源:黃河新聞網
|
【責任編輯: 付基恒】 |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
上一篇: 臨汾市本級2011年預算信息公開
下一篇: 八月份臨汾市食品價格同比漲幅再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