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季度全市經濟運行情況
農業生產開局良好。麥田土壤墑情是近十年來最好的一年,小麥一、二、三類苗比例達到5:4:1,為小麥豐收奠定了良好基礎。種籽、化肥貨源及市場供應充足,春耕備耕進展順利。畜牧業生產基本穩定。一季度,全市肉類總產量3.06萬噸,同比增長4%;禽蛋產量2.06萬噸,同比增長3.2%;牛奶產量0.75萬噸,同比增長3.1%。期末大牲畜存欄16.12萬頭,同比下降0.5%;豬存欄89.33萬頭,同比增長8.6%;羊存欄73.23萬頭,增長0.5%;家禽存欄1159.3萬只,增長13.2%。
工業生產持續回升。一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97.9億元,同比增長65.6%。其中,煤炭采選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4.3%,煉焦業同比增長33.5%,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長32.6%,電力生產業增長25.1%,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業增長53.1%。從21種主要工業產品產量看,除飲料酒、布同比略有下降外,其余全部同比增長,其中,原煤產量731.6萬噸,同比增長1.2倍;洗精煤608.6萬噸,同比增長1.3倍;焦炭456.9萬噸,同比增長33.4%;生鐵216.5萬噸,同比增長26.9%;鋼材140.3萬噸,同比增長45.8%;發電量23.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倍。從市供電分公司和市運管處提供的工業用電量和貨物運輸量情況看,一季度全市累計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35.6%;貨物運輸量同比增長34%;貨物周轉量同比增長26.45%。
投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一季度,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0.1億元,同比增長22.9%,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4.5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投資0.97億元,增長0.4%;第二產業投資17.8億元,增長4.3%;第三產業在交通、房地產行業投資力度加大的帶動下,完成投資21.4億元,增長46.2%。第三產業占全部投資的比重達到53.3%,比上年同期提高8.5個百分點。
市場銷售持續活躍。在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加、家電下鄉品種范圍擴大等政策作用下,全市市場銷售繼續保持活躍。一季度,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78.1億元,同比增長18.4%。
財政收入完成進度目標。一季度,全市財政總收入累計完成37.9億元,為全年目標147.3億元的25.76%,達到進度計劃要求,同比下降3.6%。其中,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7.7億元,同比增長10.42%。
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加。一季度,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750元,同比增長9.4%;農民人均現金收入達到1181元,同比增長12.3%。
二、拉動全市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
一是宏觀經濟繼續向好,企業生產基本恢復正常。從我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開工情況看,一季度,全市455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開工企業355戶,比上年同期增加119戶,比年初增加42戶;開工率達到78%,比上年同期的55%提高23個百分點,比年初的72%提高6個百分點。若剔除因資源整合重組、停產面仍比較大的煤炭行業,其余行業開工率達到90%。從開工企業產能發揮情況看,也明顯好于上年同期,焦炭企業結焦時間縮短,鋼鐵企業停產檢修的生產線大部分恢復生產。
二是市場需求有所好轉,主要工業品出廠價格回升。一季度,我市全部工業品出廠價格總水平較上年同期上漲11.86%。3月份,全市煙煤平均價580元/噸左右(不含稅,下同),比上年同月上漲13.78%;洗精煤1050元/噸左右,同比上漲10.25%;焦炭1500元/噸左右,上漲13.05%;生鐵2660元/噸左右,上漲7.66%;普碳鋼坯3000元/噸左右,上漲17.54%;中厚鋼板3850元/噸左右,上漲19.79%。價格的回升使企業生產步伐加快,促進了全市經濟增長。
三是新的經濟增長點的拉動。去年下半年以來陸續建成投產的山焦150萬噸焦炭、曲沃立恒120萬噸鋼材、通才工貿100萬噸粗鋼、霍州兆光2×60萬千瓦機組等項目對全市一季度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0%。
四是煤炭行業復工復產步伐加快的帶動。一季度,全市原煤產量同比增長1.2倍,煤炭行業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28%左右。部分重點煤炭企業產量成倍增長,如鄉寧臺頭煤礦一季度原煤產量同比增長3.3倍,申南凹焦煤產量同比增長4.4倍。
五是金融支持力度較大。3月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1208.45億元,比上年末增加70.56億元,增長6.20%,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805.93億元,比上年末增加55.85億元,增長7.45%。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483.16億元,比上年末增加49.34億元,增長11.37%,其中短期貸款298.59億元,比上年末增加5.73億元,增長1.96%,中長期貸款144.95億元,比上年末增加22.39億元,增長18.27%。
三、當前我市經濟運行中需關注的幾個問題
一是企業成本壓力較大,整體經濟效益仍未得到根本性好轉。從我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效益看,盡管前2個月實現利稅由上年同期的4.8億元增加到14.1億元,增長近2倍,但從幾大主導行業看,除煤炭采選業實現利潤6.48億元,增長98.4%以外,其余幾個主導行業虧損額雖然減少,仍處于虧損狀態。其中:煉焦業由上年凈虧2億元減少到凈虧1.15億元;化工行業由上年凈虧1.06億元減少到凈虧0.29億元;冶金行業由上年凈虧1.86億元減少到凈虧1.1億元;電力行業由上年的凈虧0.56億元減少為0.5億元。
企業經濟效益未實現根本好轉的原因,主要受“成本、市場”兩頭擠壓。一季度,全市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同比上漲12.2%,特別是鐵礦石價格同比上漲40%左右,但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同比僅上漲11.86%。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漲幅低于原材料價格漲幅,一方面增加了企業的經營風險,另一方面推高了企業成本,使企業利潤空間縮小。如山西焦化焦炭噸虧220元左右;同世達焦化焦炭噸虧70元左右;中宇線材噸虧200元左右。同時,由于市場需求整體仍然不足,產品銷售不暢,產成品和應收帳款增大。前2個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應收帳款73.1億元,同比增長23.94%;產成品66.85億元,同比增長20.75%,兩項合計占用資金139.95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流動資金總額的25%左右。企業虧損,流資緊張,對下一階段的正常生產必將產生較大影響。
二是原材料緊張,電力運力不足對企業生產有一定影響。由于相當一部分煤炭企業仍未復工復產,加之王家嶺“3·28”事故后,煤炭企業全部停產安檢,全市中下游企業因原煤緊缺且價格上漲已對生產造成影響。如堯都區一季度從陜西、內蒙、青海等省購進原煤26萬噸;洪洞縣、霍州市大部分洗煤廠停產;4月上旬,原煤價格比3月末平均上漲60元/噸左右,大部分焦炭企業又被迫延長結焦時間。此外,部分企業反映運力、電力較為緊張,如霍州中冶焦化每月需16列車皮,目前只批到6列;侯馬市拉閘限電現象也較多。
三是產能過剩壓力猶存,鋼材等產品全社會庫存較多,市場需求繼續回升的難度較大,下一階段經濟運行面臨的形勢較為復雜。據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2009年我國鋼材產量達到6.96億噸,當年國內市場粗鋼表觀消費量為5.65億噸,其中約有3000萬噸進入社會庫存,實際消費不到5.3億噸。2010年預計增長10%,產量將超過7.5億噸,而即使按較為樂觀的測算,2010年的粗鋼表觀消費也只有6億噸左右,供過于求1.5億噸左右。龐大的產能釋放將對鋼價上漲形成巨大的壓力,進而會影響到焦炭、生鐵、煤炭等產品價格,再考慮到國家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以及進口鐵礦石價格的不斷上漲,下一階段,我市主導產業面臨的市場環境更趨復雜。從全國看,進入3月份后,鋼材庫存繼續攀升,全國庫存達到1900萬噸以上,特別建筑鋼材庫存增幅明顯,比上月增長38.3%,比年初增長57.8%。從我市來看,部分鋼鐵企業同樣面臨庫存加大的困擾,如:翼城酒鋼產成品庫存達到2.55億元,比上年增加1.05億元;襄汾新金山特鋼產成品庫存達到1.13億元,比上年增加0.68億元。庫存加大,預示著鋼鐵行業的經營風險在增大。
四是生豬市場價格持續下跌,不少養殖戶已經陷入虧損。截至目前,活豬和豬肉價格分別連續下降12周和11周,與年初相比,降幅分別為19.7%和12.5%;與上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12.6%和9.8%。豬價在降,飼料、水電等養豬成本卻還在漲,養殖戶虧損面不斷加大。據調查,1月份出欄1頭100公斤的肥豬還能盈利170元左右,2月份就只有幾十元,3月份很多養豬戶都開始虧損。目前養豬戶出欄1頭豬虧損150-200元不等。國家發改委發布的數據表明,3月24日全國豬糧比價為5.15:1,已經連續8周低于6:1的盈虧平衡點。
四、下一階段經濟走勢分析
從總體看,盡管存在著一些不確定性因素和困難,但經濟保持較快增長的有利條件仍然較多。
從宏觀環境看,整體經濟回升勢頭進一步增強。從反映工業企業信心的全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連續13個月位于臨界點50%以上,表明制造業經濟總體繼續保持增長態勢,增速加快,經濟回升向好的勢頭進一步增強。
從產業支撐看,全市第一產業開局良好;第二產業中,占主導地位的煤炭產業整合步伐進一步加快,上半年煤炭產量有望繼續保持大幅增長,對全市經濟增長將起到較大拉動作用;第三產業平穩發展,交通運輸業、旅游業等回升步伐加快。(李俊平 武俊峰)
來源:市統計局信息中心
【責任編輯: 付基恒】 |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
下一篇: 2009年末我市平均每兩人擁有1部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