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午拳法是民國時期,王新午先生集岳氏散手、楊氏太極拳、宋書銘太極拳和陳溝太極拳精華于一身所創,形成于北平體育研究社,完善于山西國術促進會,發展壯大于山西晉南抗日根據地,其內容是新午太極和岳氏八翻手。
新午太極以意行氣,以氣運身,節節貫串,勢去意來,閃展騰挪,由腳而腿而腰完整一氣,體現了太極原有本色,尤在攻防技擊上,得機得勢,形態從容,發勁穩準,別具一格。它先求姿勢正確,次求著熟,再求懂勁,集健身、技擊、養生與一體。新午太極集楊鍵侯太極、宋書銘太極和陳溝太極之精華,融入八翻手之要訣,還原了太極原有本色,并推動了太極文化的發展。
岳氏八翻手為少林派之嫡系,又名字母拳、夫子拳、岳氏連拳,以其變化無窮而得名,岳氏八翻手是清末民初武術宗師劉德寬根據岳家拳、太極拳、八卦拳創立的,其身活步穩、手疾眼快、神聚勁順、快慢結合、剛柔相濟,富有高深的技擊價值。在抗日技術(武術)縱隊,岳氏八翻手作為縱隊的必備操練課,為打擊日本侵略者發揮了重要作用。此拳套路簡短,結構精練,樸實無華,著手勁力,進退迅速敏捷,手法剛柔相濟,氣勢沉著穩固,并非花招贅勢,徒悅人耳目者可比。
據《臨汾非遺名錄》
責任編輯: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