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峰在講主題教育專題黨課時強調
深學細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以新型工業化牽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臨汾新聞網訊 (記者 劉玉林) 根據開展主題教育安排,11月17日上午,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延峰以《深學細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新型工業化牽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為市政府組成部門、直屬事業單位負責人和政府辦科級以上干部、政府辦第一黨支部全體黨員講專題黨課。他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高質量發展、新型工業化的重要論述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全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為我市高質量發展全面提質提速提供強大支撐。副市長胡曉剛主持。省委主題教育第十巡回督導組成員閆霄鵬、肖文煜到會指導。
推進新型工業化,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專題黨課上,王延峰結合學習研讀和考察調研體會,簡要回顧了工業化發展歷程,深入分析了新型工業化的科學內涵,明確提出了我市探索新型工業化發展的方向路徑。他指出,工業是經濟增長的核心引擎,在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中發揮著關鍵作用;新型工業化是與新質生產力相互促進、相互依存的工業化,具有知識化、信息化、全球化、生態化等本質特征。與傳統工業化相比,新型工業化對發展目標、發展要求、發展模式、發展路徑、發展動力、發展成效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賦予了新的內涵。推進新型工業化既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構建大國競爭優勢的迫切需要,更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高質量發展、新型工業化的一系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從黨和國家事業全局出發,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著眼,聚焦我國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科學分析了當前形勢、發展態勢、未來趨勢,雄辯指出了戰略與策略的關系、守正與創新的關系、質量與效益的關系,明確提出了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頂層設計、實踐探索、方法路徑,為我們指引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當前,我市正處在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提質提速的最佳時期,要深刻認識新型工業化發展的新趨勢,胸懷“兩個大局”,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后發優勢,著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開拓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新格局,打造臨汾經濟增長的新支柱、新引擎。
王延峰強調,新型工業化是在新發展理念指導下對經濟發展模式的新探索、新實踐,是更加注重科技創新、更加注重產業協調、更加注重綠色環保、更加注重開放包容、更加注重人民共享的工業化,要求我們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刻把握新時代新征程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基本規律、時代特征和內涵要求。各級各部門要把創新作為第一動力,學習借鑒他山之石,梳理總結成功經驗,牢牢抓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推動傳統產業迭代升級、新興產業搶灘占先、未來產業破冰布局,全力構建產業領先優勢;要把協調作為內生特點,加快解決局部和整體不協調、山區和平川不協調、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不協調、工業生產和環境保護不協調、工業化和信息化城鎮化綠色化農業現代化不協調等宏觀矛盾,以及產業鏈條之間不協調、生產要素之間不協調等微觀問題;要把綠色作為普遍形態,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于工業生產的全領域、全過程,積極利用綠色低碳技術、創新綠色低碳發展模式、開發綠色低碳產品,實現全產業鏈價值鏈、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綠色化,讓工業發展與綠水青山和諧共生;要把開放作為必由之路,發揮臨汾(侯馬)綜合保稅區的平臺優勢、“南方略、北龍馬”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的政策優勢、中歐班列和中亞班列始發站的交通優勢,堅定不移地“走出去”“引進來”,推動供給端、需求端同步發力,以高水平對外開放助推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把共享作為根本目的,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縮小收入差距,讓廣大人民群眾享受更多發展成果,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王延峰要求,要積極探索新型工業化發展的新路徑,以更大力度推動傳統產業延鏈、新興產業強鏈、未來產業建鏈,不斷夯實產業支撐力、提升工業帶動力、增強企業競爭力、形成新質生產力,加快構建“傳統產業-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競相發展的產業格局。在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方面,要大力發展“煤、焦、鋼”三大傳統產業,推動傳統產業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向價值鏈高端邁進、向技術工藝高峰攀登,全力打造千億級企業或產業集群。其中,煤炭產業要突出“智能化”,實現提能發展、綠色發展、高效發展、融合發展、安全發展;焦化產業要突出“綠色化”,打好項目建設牌、鏈條延伸牌、數智賦能牌,推動焦化行業提檔升級;鋼鐵產業要突出“精品化”,堅持建筑用鋼、產業用鋼并重,重點實施龍頭企業培育行動、技術創新改造行動、結構調整優化行動,逐步提升精品鋼全市鋼鐵總產量中的占比。在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方面,要大力發展裝備制造、煤基精細化工、節能環保、清潔能源、有色及非金屬、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切實培育出體量大、質量優、含金量高的新質生產力。其中,裝備制造業要以精密鑄造、電器制造、專用設備制造、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白色家電等先進裝備制造業為發展方向,以洪洞、堯都區(臨汾開發區)和侯馬市為重點區域,大力開展“臨汾智造”行動,持續推動“強龍頭、優鏈條、促融合”,加快建設裝備制造強市;煤基精細化工行業要充分利用焦化產業基礎優勢,堅持“吃干榨盡”,大力發展“焦爐煤氣、煤焦油、粗苯”下游化產鏈條,實現差異化、高端化、規模化發展;節能環保行業要大力發展節能環保裝備,拓展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加快廢舊資源循環利用,推動產業發展規模穩步提升、集聚成效;清潔能源行業要全面推進風電光伏建設,大力推進非常規天然氣、抽水蓄能、氫能“一氣兩能”開發利用,鼓勵建設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打造晉南源網荷儲一體化示范基地,著力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有色及非金屬行業要爭取在銅金礦、鋁礦兩個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打造銅材、鋁材供應基地;新材料行業要積極發展以結構鋼、軸承鋼、齒輪鋼、彈簧鋼為主要產品的先進鋼鐵材料,突破高效率制備產業化技術,推進碳基新材料、納米材料等領域重大技術攻關,推動我市從原材料大市向新材料強市轉變。在未來產業前瞻布局方面,要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緊盯產業發展前沿,以氫能、預制菜、現代醫藥、通用航空、數字產業等為代表,加快打造一批領航企業、尖端技術、高端產品。其中,氫能制儲及應用產業要大力推進焦化馳放氣提氫項目建設,著力實施“新能源+儲能+制氫”項目,全力推動氫燃料在商用車及通信基站備用電源等領域示范應用;醫藥大健康產業要著手制定中藥材產業發展規劃,成立行業協會、產業聯盟,搭建區域性交易平臺、集散基地,實施中藥材全產業鏈建設,探索發展中醫藥養生、食療藥膳等新業態,帶動中藥材全產業發展;數字產業要繼續適度超前推進網絡、算力等基礎設施建設,推進5G網絡商業化規模化應用,加快建設產教融合示范基地、數字產業實訓基地,推動數字經濟場景拓展、人才培育,為臨汾高質量發展蓄積源源不斷的動能支撐。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