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黨政代表團在西安學習考察
董一兵希望進一步加強雙方在文化旅游、科技轉化、產業發展、項目招商等方面的交流,促進企業間的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圖為王浩在座談會上發言。記者 趙俊堂 攝
圖為董一兵在座談會上發言。記者 趙俊堂 攝
臨汾新聞網訊(記者 劉玉林)
5月29日,市委書記董一兵帶領我市黨政代表團在陜西省西安市學習考察。陜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書記王浩與代表團一行座談交流,共商加強關中平原城市之間合作發展大計。
市領導陳小洪、張建平、陳綱、郭行杰、任天順、潘海燕、張翔,市委辦公室負責人、市政府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市直相關部門負責人、各縣(市、區)黨政負責人參加考察和座談。
西安市四套班子領導楊曉東、盧凱、馬鮮萍、李佐成,高新區管委會主任齊海兵,曲江新區管委會副主任王小育,以及西安市工信、發改、商務、投資合作、文旅、行政審批、科技等部門負責同志陪同考察或參加座談。
王浩代表西安市四套班子對臨汾市黨政代表團表示歡迎,并介紹了西安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他說,西安是國家明確建設的國家中心城市、“一帶一路”核心區、西部大開發的“橋頭堡”,文化、科教、旅游、軍工、區位、交通、人才、生態、產業等方面優勢得天獨厚,面臨著共建“一帶一路”、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舉辦十四運等千載難逢的機遇,當前正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五項要求,突出抓好十項重點工作,只爭朝夕、真抓實干,奮力譜寫西安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
王浩說,西安臨汾同屬關中平原城市群,希望下一步深化多領域、多層次的交流合作,在落實國家的區域發展戰略上加強對接,建立長效溝通聯系機制,共同推進關中平原城市群建設;在推動高質量發展邁出更大步伐上加強對接,在先進制造業、文化旅游、商貿物流、高新技術等方面深度合作;在改善環境質量上加強對接,在治水、治氣、治土、增綠等方面協同配合,共同推動汾渭平原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在人才交流上加強對接,發揮西安人才科教、研發平臺等優勢,為臨汾提供全方位支持服務,形成兩市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
董一兵說,在西安考察的收獲很大、啟發很大,感到不虛此行。西安是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也是充滿活力的創新之城,在文旅融合發展、開發區建設、營商環境優化等方面有許多創新性的舉措、打造了很多亮點,值得我們學習借鑒;臨汾與西安地緣相近、人緣相親,歷史上兩省就有“秦晉之好”傳統,在發展經濟上向西安學習,密切兩地間的橫向聯系,增強兩地間的互動,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無限的合作潛力。山西和陜西有很多共性的特點,目前我們都在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視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按照總書記的諄諄囑托和殷殷教誨,全力做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努力蹚出一條轉型發展的新路來。
董一兵表示,臨汾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歷史文化積淀深厚、旅游產業優勢明顯,“所有的旅行都是出發,到了臨汾咱是回家”。臨汾礦產資源豐富、交通條件便利,是典型的資源型地區。臨汾始終把轉型發展作為重要戰略,持續改造升級煤焦冶電等傳統產業,大力發展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大數據、商貿物流、電子商務、文化旅游等新興產業,堅定不移走轉型發展之路,產業結構持續優化,高質量轉型發展邁出了堅實步伐。臨汾與西安聯系緊密,兩地在經濟發展、人才資源方面互補性非常強;西安又是關中平原城市群的龍頭,在信息、技術、產業方面帶動能力強、發揮作用大。希望以這次學習考察為契機,進一步加強雙方在文化旅游、科技轉化、產業發展、項目招商等方面的交流,促進企業間的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在西安考察期間,我市黨政代表團深入西安曲江步行街“大唐不夜城”、三星電子、鉑力特增材技術公司、瞪羚谷科技孵化中心等地,了解西安城市亮化美化、發展夜經濟情況,考察西安的開發區在促進高新技術轉化、服務創新創業方面的經驗和做法。大家表示,通過參觀考察,解放了思想、開闊了視野,理清了思路、明確了方向;要認真學習借鑒西安的先進發展經驗,結合臨汾實際,持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優化營商環境,推進開發區(產業集聚區)建設,在轉型發展上率先蹚出一條新路來。
至此,我市黨政代表團學習考察工作的“現場學習”階段圓滿完成,29日晚返回臨汾;近期將召開學習考察總結交流會。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