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近日,浮山縣出臺了《從農村第一書記中擇優選拔科級干部辦法》,選拔重用了7名在抓黨建促脫貧攻堅過程中表現優秀、實績突出、群眾擁護的農村“第一書記”,有效激發了“第一書記”扎根基層、干事創業、爭先創優的積極性,“第一書記”不僅贏得百姓的好評,也獲得浮山縣委的認可。這是去年以來該縣重視、重用“第一書記”,全力推進脫貧攻堅工作的一個縮影。
精心組織 爭當基層黨建“指導員”
抓基層黨建是“第一書記”的第一要務。只有鞏固好黨在農村執政根基,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才能更好地抓好工作,促進扶貧。2015年8月,浮山縣選派了86名優秀機關干部到村擔任“第一書記”,覆蓋了全縣78個建檔立卡貧困村、18個軟弱渙散村、61個集體經濟破零村和21個基層黨組織建設薄弱村。“第一書記”到村后,他們緊緊圍繞“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和基層黨建“7+3”重點任務,精心指導,精準發力,推動基層黨建工作的全面升級、全面過硬。
針對“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學做分離、知行脫節的問題,浮山縣委制定出臺了“三單工作法”,全部建立了問題清單、責任清單和整改清單,并在一定范圍內進行公示,接受群眾監督,全體黨員也按要求建立了個人整改臺賬。目前,全縣86名“第一書記”,累計幫助任職村黨支部查找問題1626個,已整改完成1293個;幫助任職村黨員查擺問題4054個,已整改落實3810個。針對基層黨建工作頭緒多、任務重、目標不明確、措施不具體的問題,浮山縣委指導各農村黨支部探索推行了建賬、曬賬、查賬、銷賬、交賬“五賬工作法”,明確了目標任務,壓實了工作責任,實行了掛圖作戰,促進了基層黨建工作的規范化、實效化、長效化。截至目前,全縣86名“第一書記”累計幫助任職村黨支部細化分解基層黨建重點任務1302項,已銷號完成1178項。該縣按照“老場所有新活力,新場所有新品牌”的工作思路,按照縣財政下撥、黨費支持和鄉村自籌相結合的要求,全部采取新建的方式,徹底解決了10個村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危舊狹小的問題。在此基礎上,“第一書記”帶頭開展了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八個平臺”,帶頭在活動場所坐班值守,帶頭提供各項便民服務,目前已累計幫助群眾化解矛盾糾紛42起,提供各類便民服務942次,舉辦種養殖知識講座21堂,全面激發了政治引領和便民服務“兩大功能”。
精確幫扶 甘為扶貧攻堅“排頭兵”
“第一書記”戰斗在脫貧攻堅第一線,把扶貧工作作為重要工作,團結帶領困難群眾找出路、想辦法,向貧困發起“最后一戰”。浮山縣緊緊抓住“第一書記”這一關鍵點,從政策宣傳、示范帶動、組織協調三方面下工夫,為全面推進精準扶貧注入了強大動力。
該縣梳理匯總了12個縣直機關單位關于脫貧攻堅方面的強農惠農政策,編印《浮山縣脫貧攻堅政策匯編》500本,幫助“第一書記”學深吃透、用足用活上級政策。以“第一書記”為主體,組建了精準扶貧相關知識宣講團,深入9個鄉鎮開展巡回宣講,目前已宣講23場。同時,組織“第一書記”采用發放宣傳彩頁、編寫黑板報、繪制扶貧漫畫、面對面交流等方式,全面宣傳各項扶貧政策,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該縣組織“第一書記”帶頭開展了貧困人口數據大摸底活動,完善了1241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檔案資料,包聯了160余戶貧困戶,制訂個性化幫扶方案569個,制訂長遠脫貧規劃86個。在浮山電視臺和《今日浮山》,開辟了“第一書記在行動”專欄,集中宣傳了25名“第一書記”推進精準幫扶工作的好經驗、好做法,倡導了真抓實干的好作風,弘揚了精準幫扶的正能量。按照“第一書記”當代表、派出單位做后盾、單位領導負總責的工作思路,該縣以“第一書記”為紐帶,積極組織協調駐村工作隊和派出單位,發揮部門優勢,整合各方資源,推動脫貧攻堅。截至目前,86名“第一書記”累計爭取扶貧項目74個,爭取扶貧資金1098萬元,97個駐村工作隊已完成9797戶貧困戶、30261口貧困人口的結對幫扶工作,順利完成了現階段各項工作任務。
精準施策 做好發展致富“領航員”
發展產業是脫貧攻堅的持續保障,浮山縣在產業發展、集體經濟“破零”方面也成效卓著。
該縣積極引導“第一書記”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破零”思路。北王鄉辛莊村“第一書記”結合本村及相鄰村公益林面積較大的優勢,注冊成立了北王鄉辛莊村勞務服務公司,組織本村剩余勞動力,全程提供林地維護、森林防火等方面服務,獲取收益后村集體與村民按約定比例分成,實現了村集體經濟和村民收入的雙增長。截至目前,全縣已成立村集體公司21個,累計組織800余名村民,提供有償服務53次,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7.8萬余元。
該縣堅持把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引導“第一書記”跑項目、要資金。截至目前,全縣86名“第一書記”累計實施集體經濟發展項目52個,投資1000余萬元。北王鄉臣南河村“第一書記”李更新,協助引進了380畝荒灘造地項目,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5萬余元;張莊鄉堡南村“第一書記”趙文武,幫助引進了100千瓦光伏發電項目,增加村集體收入10萬余元……圍繞“到2020年村級集體經濟全部達到5萬元以上,同步建立穩定增長的長效機制”這一課題,該縣組織“第一書記”開展專題調研。在此基礎上,堅持“一村一策”和“一村多策”相結合,從各村經濟基礎、區位優勢、資源條件等實際情況出發,積極與相關職能部門對接溝通,逐村提出指導意見,幫助理清發展思路,科學制訂發展規劃,建立動態工作臺賬,為2020年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全部達到5萬元以上奠定了堅實基礎。
與此同時,該縣對各鄉鎮表現優秀的農村“第一書記”提拔重用,“第一書記”是一般人員的提拔為副科級職務;是副科級干部的提拔為正科級或轉到重要崗位任職;符合調任條件的經征求意見后辦理調任手續;是正科級干部的可轉到重要崗位任職。市直單位下派的表現優秀的農村“第一書記”,縣委向市委組織部和派出單位進行推薦。該縣還不斷關心和激勵“第一書記”,為“第一書記”辦理任職期間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在村委會或有條件的村干部(農戶)家安排了吃、住,根據“第一書記”任職期間以實際在崗天數,給予生活、交通、通訊補貼等,并組織了培訓、學習,讓他們知道下去為什么、在村干什么、具體怎么干。通過幫助和引導,該縣“第一書記”真正做到了下得去、留得住、會工作、有作為,也真正為全縣脫貧攻堅工作擎起一片天。 (李學良 李益民 許亞峰)
責任編輯:實習生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