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走進吉縣屯里鎮,無論在哪里,都會感受到一股火熱的活力和蓬勃的朝氣撲面而來。各級領導、干部紛紛深入屯里鎮檢查指導脫貧攻堅的熱情不減,縣委宣傳部、縣財政局、縣安監局、縣檢察院、縣旅游局等多家包扶單位為貧困戶“兩節”慰問送溫暖、獻愛心,鞏固脫貧成效; “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冒雪慰問送溫暖,扶貧路上風雨無阻。
據了解,近年來,吉縣屯里鎮按照全縣“1236”戰略部署和脫貧攻堅整體安排,緊緊圍繞“抓黨建、強三基、促脫貧”思路,聚焦黨建引領,合力脫貧摘帽。堅持把精準脫貧作為夯實基層基礎、發揮先鋒作用、提升干部水平、檢驗工作業績、密切干群關系、推動全鎮發展的重要內容和有力抓手,脫貧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從嚴管黨,打造一支脫貧摘帽硬隊伍。屯里鎮統籌縣、鄉、村、組千名黨員干部,打造一支敢于擔當、能打硬仗的干部隊伍,做到干部跟著任務走、干部盯著困難上、干部朝著目標沖,在“四個從嚴”上下功夫。一是從嚴要求工作時間。嚴格按照每周“五天四夜”的駐村時間,實施“白加黑、五加二、雨加晴、加班加點”保障工作時間;二是從嚴要求工作程序。突出精準,嚴把程序,從評議到公示、從規劃到實施,從政策宣講到落地生根,真正做到步步不少、環環緊扣;三是從嚴要求工作進度。任務在肩力推進度,時間緊迫倒逼進度。工作中,時刻繃緊進度弦、時刻沿著路線圖、時刻咬定時間表,努力做到任務下達快推進、檢查評估快整改、群眾所盼快幫扶、政策落實快見效;四是從嚴要求工作紀律。嚴格按照《全縣脫貧攻堅工作督查問責二十條》,完善了扶貧各支干部隊伍的請銷假、考核考評、 “四不兩直”抽查、幫扶任務完成等制度,堅持干部每天一簽到、每周工作計劃、每周全體人員工作例會、每季度村級觀摩學習交流會等。
壓實責任,形成一套脫貧摘帽嚴機制。該鎮黨委、政府認真履行黨建工作和脫貧攻堅第一責任人的職責,創新工作機制,壓實工作責任,實施了“定查評”工作法,壓實各黨支部責任。按照貧困村脫貧退出的14條標準,把全年目標任務定實;按照一月一督查的措施,把工作落實情況查實;按照半年一評議的形式,把工作完成情況評實。
2017年,屯里鎮實施了“五亮一爭”辦法,壓實黨員責任。在全鎮黨員中,深入開展“亮黨員身份、亮年初承諾、亮崗位職責、亮工作實績、亮評議結果、爭當優秀共產黨員”活動,全鎮共有 438 名有能力的黨員參加了“五亮一爭”設崗定責、公開評議活動。實施了“三五治村”模式,壓實各村能人的責任。抽調推選了各村有經驗的老黨員、老干部、能人們,采取“三五治村”模式,進一步夯實基層黨組織,激發了群眾自力更生、立志脫貧的主動性。實施了“八五五”工作機制,壓實扶貧干部的責任。
多措發力,打好一套脫貧摘帽組合拳。該鎮對照全縣率先脫貧摘帽的任務要求,對照全鎮脫貧攻堅“軍令狀”的細則內容,精準施策,多措發力,打好組合拳。
脫貧先立志,敢創新模式。立足屯里發展實際,提出了做強“工業、農業、旅游”三大產業,突出“脫貧攻堅、招商引資、基礎設施、民生保障”四個重點,實施“新型能源產業區、農業綜合開發區、生態旅游康養區”三區創建的發展思路,探索黨支部引領、黨員引路、典型帶動、合作社扶持、群眾跟進的抓黨建、促脫貧模式。扶貧先扶業,脫貧全靠干。按照全縣“1+X”的產業發展格局,推行了“一村一品一主體”,借力于金融扶貧等方法,通過農業綜合開發,創新扶貧機制,轉變扶貧方式,突出融合一二三產業抓扶貧,以有機蘋果和玉露香梨為基礎,以油用牡丹、中藥材立體套種為特色,以生態為依托、旅游為引擎、文化為支撐、創新為理念、富民為根本,打造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立體農業、體驗農業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全鎮目前共建成有機蘋果園區3個,占地5700畝;無公害蔬菜基地4個,占地1700畝;油用牡丹基地2個,占地2000畝;中藥材基地2個,占地2500畝;特色養殖場3個;農產品深加工銷售門店13個;樂村淘電商服務平臺5個;人祖山旅游景區1個;鄉村游特色村莊4個;垂釣園3處;萬畝生態游覽區;叢林徒步游線路 23 公里等,參與產業發展的人數達全鎮總人口的 80%以上,其中 386 戶1334口人依托產業已脫貧。下一步112戶334口人將在產業發展中實現脫貧增收。
扶貧先扶智,致富全在人。該鎮成立了產業幫扶黨小組,將所有的貧困戶進行了分組分類,做到培訓抓到產業上、幫扶幫到產業上、群眾富在產業上,形成了產業幫扶網格化。2017年共舉辦產業培訓13期,創業培訓6期,受益群眾達1000余人。同時,還開展了“五個一”活動,組建一支老干部扶貧政策巡村宣講隊伍、創辦了“小康百花園、我是那一朵”系列微信推送、評選一批“脫貧光榮”的致富先進典型、編演一臺“脫貧成果”展示文藝節目、組織一次“黨支部+X+貧困戶”的競賽表彰活動。以此倡導引領了黨支部主動發力、群眾立志脫貧,全方位激發貧困戶脫貧的內生動力。
面對當前嚴峻形勢,該鎮將嚴格對照脫貧標準,繼續以產業扶貧、生態扶貧、移民搬遷扶貧、社會保障扶貧等10項脫貧措施為著力點,抓鞏固上臺階、抓脫貧求提升,堅決落實好省、市、縣的各項扶貧政策和措施,堅決如期穩定實現脫貧摘帽。(鄭曉鋒 劉京健)
責任編輯: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