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10月17日,農歷九月初九,我國傳統重陽節,尊老敬老,九九登高。霍州市辛置鎮宋莊村舉辦首屆感恩、回報、孝敬老年人暨歡慶九九重陽節活動,邀請村里70歲以上的70位老年人歡聚一堂,觀看豐富多彩的文藝演出。
金秋時節,漫步霍山腳下,放眼望去,所見所景,一片豐收的景象:田野里,柿子紅了,像一個個小燈籠;果園里,紅彤彤的蘋果掛滿了枝頭,黃澄澄的梨壓彎了樹枝;農田里,玉米黃了,像鋪了一地的金子,被風一吹,沙沙作響,鄉村處處充滿了濃濃的“秋意”。
走進宋莊村,映入眼簾的是筆直整潔的柏油馬路、整齊劃一的太陽能路燈,寬闊的文化廣場配備了各種健身器械,老人們在悠閑散步,孩子們在嬉鬧追逐,村民們收獲的玉米、辣椒、花生、綠豆等農作物晾曬在房前屋后,把農家小院染成了一幅七彩畫。
“迎九九壽比南山萬年樂,賀重陽福如東海惠和暢”村委會大門上的嶄新對聯格外醒目。書寫對聯的是村民閆小林,逢年過節或村民家中有紅白事,村民們都要去找閆小林寫對聯。閆小林從不推辭,他積極弘揚書法藝術,服務鄉村百姓,活躍農村文化,是當地村民們眼里的“草根書法家”。
步入村委會大院,鑼鼓喧天,人頭攢動。村民們早早就來了,有的騎著摩托車、有的開著電動車,有的用輪椅推著自家的老人,村民們個個喜氣洋洋,一片歡歌笑語,此時的宋莊村比過年還熱鬧。
鑼鼓、扇子舞、廣場舞、秧歌、歌曲……村民們自編自導自演的節目輪番上場,平時摸慣了農具、洗慣了鍋碗的村民們熱情高漲地表演著,贏得了在場老年人們陣陣掌聲和喝彩。那邊,幾位廚師煎炒烹炸,大展廚藝,香味四溢,為老人們準備著午餐。
“我們村舉辦歡慶重陽節活動,就是要傳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讓老人們在節日里體會到黨和政府的關愛關懷,營造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良好社會風尚,進一步促進美麗鄉村建設。”宋莊村村委會主任范愛梅開門見山地說,舉辦這次活動,一是讓老年人看得好,村民們表演的節目應接不暇,讓老人們過好眼癮;二是讓老年人吃得香,中午準備了長壽面——饸饹面,寓意讓全村老年人健康長壽;晚飯準備了餃子,共享“重陽”宴。
威風鑼鼓是當地老百姓慶祝節日的必備文化“大餐”,鑼鼓隊隊員們一上場就以威武的氣勢、強大的氣場震撼了每一位觀眾,隊員個個精神抖擻、神采飛揚,排隊布陣猶如雄師出征,十分壯觀,待鑼鼓齊鳴又如春雷滾動,氣勢磅礴。扇子舞《山里人樂的好瀟灑》跳出了大媽舞蹈隊的精氣神;《擁軍秧歌》《相伴一生》等反映農村新面貌、群眾幸福生活的節目一個比一個精彩。
“她們表演得真好!”“今天又看節目又吃飯,這么好的日子,還得多活幾年啊!”“飯菜感覺特別香,大家在一起吃飯更香。”“這個扇子舞跳得好”“天冷了,還是穿厚點”……70多位老人邊吃邊聊,個個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圖書閱覽室里各種書籍應有盡有;活動室里電動跑步機、健身器等設備一應俱全;休息室干凈整潔、光線充足;休閑娛樂室裝修別致、舒適愜意……這是該村修葺一新的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為全村老年人提供住宿、餐飲和健身娛樂等服務,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今年73歲的鄭愛秀老人對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的成立欣慰萬分,她樂呵呵地說:“孩子們成天到晚都忙于工作,每天家里就剩我和老伴,我們老了,也不想拖累孩子們太多,這不,我們每天在這兒吃完飯,跟鄉親們聊聊天,心里暢快多了。”村民郭文珍接過話茬說:“這里吃得好、招呼得好,飯前飯后,老人們聚在一起拉家常,比在家做飯強多了,想不到我的晚年能這樣過,真要感謝共產黨。”
“此次活動密切了村干部與群眾的關系,弘揚了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宋莊村黨支部書記任軍華信心滿滿地表示:今后,村里還要把愛老、敬老、助老作為弘揚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圍繞讓全村老年人“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干、老有所樂”想方設法、創造條件,為老年人營造更幸福的晚年生活。
記者 范韶華
責任編輯: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