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健康是永恒的主題。侯馬地處山西南部,素有“南來北往商賈地,千車百貨旱碼頭”之稱,人流、車流量大,是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全市專業商貿市場多,市場消防、道路交通安全成了安全生產重中之重。加之,侯馬又是全省裝備制造基地,機械加工、鑄造企業多,職業健康安全監管難度相應加大。當前,全市處在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任務十分艱巨,更加需要一個安全、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
去年12月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出臺,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以黨中央、國務院名義出臺的安全生產工作綱領性文件,對推動我國安全生產工作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義,對我們基層安全生產領域各項工作都有實質的指導性意義。
下一步,侯馬市將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為指引,堅守發展決不能以犧牲安全健康為代價這條不可逾越的紅線,以防范遏制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為重點,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加強領導、改革創新,協調聯動、齊抓共管,著力強化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著力堵塞監督管理漏洞,著力解決不遵守法律法規等問題,依靠嚴密的責任體系、嚴格的法治措施、有效的體制機制、有力的基礎保障和完善的系統治理,切實增強安全防范治理能力,大力提升全市安全生產整體水平。
一是建立落實安全健康責任制。我們將認真貫徹執行黨的安全健康方針,始終把安全健康擺在重要位置,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責任制度,進一步明確黨委、政府安全健康監管職責,實現安全健康與黨委部署、政府決策同步落實、同步推進,夯實部門監管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健全責任考核機制,嚴格責任追究制度,努力健全安全生產經營活動問題可追源、責任可追溯的全過程責任落實體系。
二是建立完善安全監管監察體制。按照“三監管”“三必管”的原則,堅持管安全生產必須管職業健康,建立 安全生產和職業健康一體化監管執法機制。進一步明晰各鄉(辦)、各部門安全生產和職業健康工作職責,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監管責任體系。
三是建立安全生產培訓和安全健康公告制度。督促企業加強對企業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的培訓,嚴把培訓考核關,凡高危行業從業人員必須取得相關安全資格。要加強專業人才培養和安全知識普及,特別要抓好特殊工種和農民工的安全技能培訓,提高從業人員安全健康素質。生產經營與用人單位要加強企業員工遵章守紀教育,持續開展“反三違”活動,培養員工自律意識,自覺抵制各類安全健康違法違章違紀行為。通過建立安全健康公告制度,健全重大安全事故和危害狀況隱患公告公示、掛牌督辦、跟蹤治理和逐項整改銷號制度,采取巡檢、抽檢等方式,深入基層和生產一線督促指導,充分依靠和發動廣大從業人員參與隱患排查治理,推進安全生產各項措施落實。
四是建立健全隱患治理機制。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組織自律作用,利用好安全生產與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依靠注冊安全工程師與安全專家學者等社會力量,建立“政府購買服務、專家會診指導、企業排查治理、部門執法監督”的安全監管服務機制,繼續聘請化工、冶金等各方面的專家,深入企業開展專家會診。深化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嚴厲打非治違,對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企業或單位,依法責令停產或予以關閉。要深化安全隱患風險排查整治,建立隱患風險責任清單,完善工作臺賬,實行掛圖作戰,對賬銷號,實現隱患排查治理閉環管理。 (段慧剛)
責任編輯:席沛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