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秋日的槐鄉大地,田間地頭秋收秋種,農田建設熱火朝天,到處都是忙碌的場景。2019年以來,洪洞縣立足國家商品糧基地縣、山西省產糧大縣優勢,全面貫徹落實國家“藏糧于地、藏糧于計”戰略,強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突出抓好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高效節水和綠色循環發展,極大地鞏固提升了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確保實現旱澇保收、高產穩產。
一是突出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洪洞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堅持把項目區投向糧食生產功能區作為項目規劃的首選條件,每年都足額配套專項資金支持項目建設,力爭把糧食生產功能區連片打造成穩產高產、旱澇保收的高標準農田,糧食生產基礎和綜合生產能力得到穩固。2019年-2021年,全縣項目區規劃建設總面積9.702萬畝,功能區建設面積9.174萬畝,功能區占比94.56%。
二是突出高效節水灌溉。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節水行動,洪洞縣在高標準農田建設中大力推進高效節水灌溉措施。在原井灌區域,加大宣傳推廣力度,全面推進管灌、噴灌等節水工程建設,實現項目區節水灌溉全覆蓋;在霍泉、南垣、七一等灌溉區域,聘請水利工程專家會同設計單位多次深入項目區域實地踏勘,解決技術難題,因地制宜建設高灌工程,發展節水灌溉,成效明顯。2019年以來,全縣高效節水灌溉總面積3.966萬畝,項目區水資源利用率提高20%以上,有效節約了水資源用量,提高農田的抗災能力,確保了農田旱澇保收。
三是突出綠色循環發展。在2021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規劃中,洪洞縣充分發揮當地資源優勢,在萬安鎮鐵爐莊村項目區依托牧原集團生豬養殖項目和該村糧食主產區優勢,多方聘請專家為項目區精心設計了糧食生產區水肥一體化工程。工程結合現狀已有水利工程和牧原集團的糞水,在鐵爐莊村最東邊新建一化糞池,將牧原的糞水和現有泵站提上來的水混合后,重新配套水泵和自動化控制設備,將混合后的化肥泵送至田間地頭,實現片區內耕地水肥一體化全覆蓋,打造高標準農田建設農牧生態循環示范區,為探索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新模式提供樣板。
2019年以來,全縣共建成高標準農田2.8萬畝,在建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1.3萬畝,新批復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5.6萬畝。建成后的高標準農田,耕地地力平均提高0.3個等級以上,耕地質量平均提高0.5個等級以上,農田糧食生產能力平均每畝提高50公斤左右。
記者 田青松
責任編輯: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