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古縣縣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論述,把關心下一代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堅持服務青少年的正確方向,加強黨的領導,創新工作舉措,凝聚關愛合力,強化工作保障,推動全縣關心下一代事業邁上新臺階。
關心下一代工作是一項長期、復雜的系統工程。近年來,縣委緊緊圍繞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把創新推動關心下一代工作和全縣中心工作有效結合起來,強化組織保障,健全工作機制,推動形成“大關工”格局。具體來講,做到“四個納入”:納入縣委重要議事日程,縣委常委會每年召開會議聽取關工委工作情況匯報,幫助解決面臨的困難和問題;納入目標責任考核體系,與全縣重點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納入縣級文明城市創建,并在考評細則中進行了細化明確;納入基層黨組織建設,堅持以黨建帶“關建”,充分發揮老黨員參與關工委工作的作用。做到“四個強化”:強化領導機制,縣級層面成立了由縣委副書記任組長,有關縣委常委、副縣長任副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全縣各關工委組織采用主要領導掛帥、分管領導主抓的模式,調動各方面積極因素。強化網絡建設,在全縣7個鄉鎮93個行政村和6個社區、15個縣直單位和28所中小學以及23家規模以上企業都建立了關工委組織,共有“五老”工作人員536人,實現了組織和人員的全覆蓋。強化陣地建設,為全縣關工委組織特別是村、企業關工委落實了辦公場所,配備了必要的辦公設施。強化經費保障,2018年縣關工委年度經費4萬元,鄉鎮每年都拿出一定資金用于關工委工作,村、社區、企業等基層關工委根據工作情況實報實銷。全縣上下高度重視、傾力支持關工委工作,形成了“黨政班子齊抓共管、部門鄉鎮協調配合、基層干部主動作為、‘五老’隊伍積極奉獻”的領導機制和工作格局。
對關心下一代工作,我們始終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關心和支持關心下一代工作,支持更多老同志參加關心下一代工作,在時代的舞臺上老有所為、發光發熱”的要求,秉承“高看一眼,厚愛三分”的理念,傾心竭力支持關工委工作。一是開展愛心助學,助力脫貧攻堅。把愛心助學活動作為教育扶貧的一項重要措施,提出“社會集一點、企業拿一點、干部群眾捐一點”,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支持愛心助學活動。6年來,全縣累計募捐344.4萬元,資助中小學生2088人次,努力不讓一個孩子因家庭貧困而失學,成為了全縣脫貧攻堅工作的一個亮點和古縣關工委工作的品牌。二是加強紅色教育,傳承太岳基因。作為太岳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分利用我縣豐富的紅色資源,積極籌措資金先后修復了太岳地委賈寨村舊址和朱德舊居,修建了延慶觀、辛莊村、賈寨村、張莊村烈士陵園等,作為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加強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三是傾聽青年心聲,心系青年成長。連續8年為全縣中小學生免費發放“中華魂”讀本,積極爭取春苗營養廚具、少年硅谷創客教育配套資金50萬元,支持青少年健康成長。四是關注“五老”隊伍,凝聚愛的力量。在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的同時,特別關心關愛“五老”同志。全縣通過廣泛宣傳“五老”模范事跡,樹立“五老”典型,弘揚“五老”精神,營造孝老、敬老、助老的傳統美德,讓“五老”受尊重、受愛戴、有地位,做到工作上支持、精神上鼓勵、思想上關心、生活上照顧。
新時代的關心下一代事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也面臨著新的挑戰。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以強烈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努力推動全縣關心下一代工作再上新臺階,為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貢獻,以優異的成績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
龐明明(作者系古縣縣委書記)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