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賈寨村位于古縣北平鎮東部,有村民430戶1326口人,黨員53人,轄6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1100畝。
近年來,該村黨支部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堅持“一切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團結帶領全村黨員干部群眾,傾力發展村級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扎實為群眾辦實事、謀福祉,全村連續多年保持了班子穩、人心齊、村內經濟發展、村民安居樂業的良好局面,同時也贏得了廣大村民的信任與擁護。多年來,賈寨村黨支部曾連續多次獲得縣委授予的“紅旗黨支部”“先進基層黨組織”“五好黨支部”等光榮稱號。
聚合力打造堅強堡壘
著眼于貫徹落實好黨在農村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充分發揮黨密切聯系基層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賈寨村黨支部積極進取,不斷提升班子的整體素質和綜合能力,更好地發揮了黨員示范帶頭作用。
抓學習。從村“兩委”班子隊伍入手,抓黨員干部思想教育,認真學習黨的農村政策、現代農業等方面的知識,提高黨員干部的理論素養;建制度。村黨支部成員們制定并完善重大事項集體討論決定、村級財務聯審聯簽等制度,加強對班子成員和黨員隊伍的管理。
嚴執行。在日常工作中,黨支部嚴格按制度辦事,凡遇到工程建設、大筆資金開支、惠民政策落實等事項,均召開村民代表以上會議,進行集體討論;聚合力。堅持按照集體領導與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的原則,班子成員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增強了黨支部的凝聚力、戰斗力和創造力,使村黨支部真正成為強村富民的“領路人”。
拓思路壯大集體經濟
如何發展經濟、帶領群眾增收致富,成為擺在賈寨村村黨支部面前的一道難題。村黨支部成員們走訪群眾,虛心向群眾學經驗,經過充分調研、集思廣益,最終結合村內工礦企業較多的實際,于2005年采取全村村民集體入股的形式,投資420余萬元,組建了擁有26輛大型運輸車的凱翔農民專業合作社。
為了使合作社能夠為村民帶來實實在在的效益,班子成員們外出多方學習,虛心向專家請教,逐步形成一套確保合作社高效運轉的管理辦法和運行模式。該合作社的成立,有效帶動了全村經濟社會的發展,加快了村民增收致富的步伐。2005年,全村的集體收入從以前的18萬元增加到70余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增加了1500余元。截至目前,凱翔農民專業合作社資產達3000余萬元,除了運輸車隊,還包括一座加油站、一個聯營洗煤廠等。每年合作社給村民的分紅率都在股份的50%以上,村民人均純收入已經由2006年的4500元增加至2013年1萬元,合作社分紅已成為該村村民的一項固定收益。
辦實事傾力改善民生
自上任初始,賈寨村黨支部真心為民辦實事、辦好事。雖然當時村集體收入十分有限,但他們克服重重困難,通過多方籌資,投資300余萬元修建了一所高標準的寄宿制小學,使村里的教學條件得到根本性改善。經過多年的發展,村集體有了收入。在改善村容村貌方面,從2005年開始,分批次實施舊村改造工程,累計移民200戶,今年又有32戶即將喜遷新居。
如今,村里一座座二層小樓平地而起,一條條街道寬敞整潔,極大地改善了村容村貌;在完善基 礎設施方面,去年打深井一眼,解決了村民的用水問題。2008年建造全市首個秸稈氣化站,解決了群眾的日常燃氣問題。2013年建設集中供暖工程,2014年完善鍋爐等配套設施,免費供暖,解決了村民的取暖問題。同時,這些基礎設施的管道鋪設、維修和維護,都由村集體無償補貼;在發展社會事業方面,投資200多萬元建設社區服務中心:包括衛生所、圖書室、老年活動中心,使全體村民小病不出村,老年人休閑娛樂有了好去處。同時,村集體每年拿出10萬余元為村民繳納合作醫療費用,為全村繳納養老保險的600余村民每人補貼60元。
調結構推動轉型跨越
賈寨村屬于典型的資源型農村。近年來,隨著煤焦市場的疲軟,該村合作社乃至整體的經濟發展都受到了較大的影響。因此,如何從對資源的依賴中走出來,率先走出資源型村莊轉型跨越發展的新路子,成為擺在賈寨村面前的新課題。村黨支部一班人經過實地考察、深入調研、打破常規、先行先試,成立古縣昌晉農民核桃種植專業合作社,為村民增收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截至目前,該合作社已栽植核桃870余畝,掛果三分之一。核桃樹5年掛果以后,每株可產5公斤,如果管護和管理到位,產量可以逐年翻番。
賈寨村經濟社會的蓬勃發展,是村黨支部堡壘作用充分發揮的生動體現。而村黨支部的成員們以滿腔的熱忱、樸素的作風、扎實的工作,兌現了對黨、對群眾的莊嚴承諾,譜寫了基層黨員干部為民、利民的生動篇章。(張路)
責任編輯: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