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牡丹 福佑國泰民安
臨汾新聞網訊 “莫道春深芳菲盡,三合牡丹始盛開”。4月27日,以“天下第一牡丹,福佑國泰民安”為主題的古縣第十屆“天下第一牡丹”文化旅游節,將在風景秀麗的古縣牡丹景區隆重拉開帷幕。
位于太岳山腹地的國家4A級牡丹旅游景區,素有“天下第一牡丹”之美譽,以其融“山、水、花”為一體的醉人美景,向四方賓朋展示著它迷人的風姿。古縣三合牡丹有著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三合牡丹為唐代牡丹,距今已1300余年。公元690年,武則天改唐立周,登基次年冬,慶功宴間醉下詔令:明朝游上苑,火速報春知,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眾花畏旨,皆連夜開放,惟牡丹不愿“呈艷于非時之候,獻媚于世主之前。”武皇大怒,火燒牡丹千株,余者貶配洛陽,途中,一株白牡丹伺機逃脫,見古縣三合村山清水秀,景色迷人,民風淳樸,便落腳三合村。據花卉專家研究考證,古縣三合村的一株白牡丹是我國現存最大的野生白牡丹,株高2.8米,叢圍20米,冠幅面積35平方米。白牡丹每年“五一”前后開花,最多時花開621朵。花瓣白色晶瑩,蕊似金屑飛舞,花底帶血色紅暈,香氣逼人,遠觀如玉樹臨風,近賞如仙女起舞,暗香浮動,四株芍藥花圍在四周,亭亭玉立,含情脈脈。依托這株神奇的白牡丹,民間花會便成了傳統風俗,且越辦越紅火,鄉、村兩級聯合開發,牡丹搭臺,經貿唱戲,牡丹花為媒,盛世辦花會,八方游客紛至沓來。截至2016年,已成功舉辦十屆牡丹花會和九屆牡丹文化旅游節。
近年來,古縣面對持續加大的經濟下行壓力和制約發展的突出問題,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按照省委、省政府“將文化旅游產業打造成戰略性支柱產業”的要求,積極發展文化旅游產業,運用文創化理念推進和發展旅游項目,推行市場化運營模式,有效整合全縣旅游資源,相繼開發了三合牡丹、霍山景區、相如文化等旅游品牌,形成以牡丹景區、霍山風景區、太岳山森林公園為一體的旅游經濟圈,著力打造古縣南北旅游經濟帶,旅游品牌進一步打響。尤其是2012年牡丹景區被授予國家4A級旅游景區稱號后,極大地提高了牡丹文化品牌和古縣的知名度,成為古縣旅游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古縣第十屆“天下第一牡丹”文化旅游節以“天下第一牡丹,福佑國泰民安”為主題,以弘揚古縣悠久的歷史文化,彰顯藺相如故里豐厚的人文景觀,振興旅游文化支柱產業,鞏固文化強縣創建成果為內容,動員全縣人民展示形象、加強交流、擴大開放,進一步推進古縣文化旅游產業對接全市、全省乃至全國的大規劃、大格局,全力打造“天下第一牡丹”文化旅游品牌。
文化旅游節十大活動暨日程
一、4月27日上午10時,在牡丹景區廣場舉辦古縣第十屆“天下第一牡丹”文化旅游節開幕式暨“千臺房車進山西”活動啟動儀式。
二、4月20日至5月7日,在古縣相如公園和牡丹園分別舉辦“文明古縣”和“國色天香”夢幻燈光秀,利用現代聲光電技術,圍繞相關主題搭建大型燈光,形成山水相依、湖光相映、動靜結合、美輪美奐的光影效果。該活動引入市場運作方式,由古縣順杰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提供贊助。
三、音詩畫·牡丹情”文藝展演8項。一是4月27日上午、4月28日下午,山西師大音樂學院學生在牡丹廣場舉辦兩場演出。二是從4月20至5月7日,由山西師大學生在牡丹園及周邊設立10個演出點,以器樂演奏類為主進行各類路演活動。三是4月27日上午,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生在開幕式上演出舞龍、舞獅及武術等。四是邀請山西師大美術學院學生在景區實地寫生,內容包括風景、花卉、人像等。五是4月28日和29日,在牡丹廣場開展“鄉里鄉親大聯歡”群眾文化交流活動。六是4月27日至5月6日,在景區舞臺、文化活動中心劇場演出傳統戲曲17場。其中,市文化局文化下鄉在牡丹景區演出10場;縣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7場。七是4月29日下午3時縣文化活動中心劇場舉辦大型情景人偶劇《狂野大森林》商業演出。八是4月27日至5月6日,安排《牡丹仙子之皇帝詔曰》電影放映130場。
四、舉辦首屆古縣美食節。4月20日至5月7日,在牡丹景區商品一條街舉辦首屆古縣美食節,組織本地10家特色美食進行統一包裝展示,同時邀請外地特色美食40家進駐景區。
五、舉辦第九屆“花之韻”攝影采風活動。主題分為自然風光、運動風采、文明城市、魅力鄉村四大部分。
六、4月27日上午,開展第二屆“呵護生態石壁母親河”增殖放流活動。
七、4月20至5月20日,在現代農業觀光園開展華興農業采摘節活動。
八、4月27日下午,在牡丹景區賓館三樓會議室召開古縣2017年招商引資推介會,組織項目簽約儀式等。
九、全民讀書月系列活動。一是“文化講壇”系列講座。二是“世界讀書日”宣傳活動。三是“倡導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讀書活動。四是開展“全民讀書”征文活動。
五是在牡丹園舉辦圖書和集郵展活動。
十、4月28日至5月6日,舉辦古縣第五屆全民健身運動會暨全縣干部職工運動會,開展籃球、五人制足球、乒乓球、羽毛球、中國象棋、釣魚、自行車七個項目的比賽。
(李永春 王彬/文圖片由古縣新聞網絡中心提供)
責任編輯: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