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為了全面提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古縣衛生和計劃生育局采取多項措施穩步有序推進全縣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使人民群眾的健康在推進中得到有效保障。
健全組織領導。該局在成立了以局長為組長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領導小組的基礎上,制訂完善了實施方案、考核方案和獎懲辦法。實行黨組成員分包鄉鎮加強督導,并組織縣疾控中心、縣婦幼保健院、縣衛生監督所等專業公共衛生機構的專業人員,定期對7個鄉鎮衛生院和111個村衛生室進行業務指導。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也成立了相應的組織,專門承擔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
細化職責分工。該局會同財政部門制訂具體工作計劃,將任務逐一分解到各基層醫療衛生單位,組織方案的實施并進行督導、績效考核。基層農衛股牽頭主抓日常工作,其他相關科室積極配合參與,在各自職責范圍內開展項目工作。縣疾控中心負責全縣預防接種、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等7項工作的業務培訓指導、督導考核、項目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督匯報等。縣婦幼保健院負責全縣0歲至6歲兒童健康管理、孕產婦健康管理兩項工作的業務培訓指導、督導考核及項目資金使用的情況監督匯報等。縣人民醫院做好65歲以上離退休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同時,進行其健康檔案管理。縣衛生監督所負責全縣衛生監督協管服務工作的業務培訓指導、督導考核、工作量統計上報及項目資金使用情況監督匯報等。中醫院負責全縣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工作的業務指導、督導考核及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督匯報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負責完成和落實13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任務,確保服務的真實性和規范性,
加大疾病防控。實施預防接種規范管理和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救治救助兩個專項行動,推進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發現、管理服務工作。加強疾控機構能力建設,重點提升結核病發現、報告和碘缺乏病檢測能力。加強艾滋病綜合防治示范區建設,推進感染者和病人治療管理“一站式服務”,鞏固地方病防治成果。
加快隊伍建設。抓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隊伍建設是關鍵。該縣衛生和計劃生育局從局機關抽調6名素質較高的人員充實到縣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辦公室。7個鄉鎮衛生院都根據自身實際,配備公共衛生服務專兼職人員。111個村衛生室人員全員參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
定期人員培訓。為不斷提高公共衛生服務人員素質,該局將定期邀請知名專家專程到古縣,對各鄉鎮衛生院分管院長、公共衛生科信息上報員、婦幼保健人員和鄉村醫生進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專項培訓,使培訓工作形成常態化。
組織觀摩評比。該局將每年組織一次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觀摩評比活動,各鄉鎮衛生院院長及公共衛生服務專業技術人員參加并寫出心得體會、意見和建議。觀摩采取查閱資料、詢問患者、現場查看、聽取匯報,達到發現問題、經驗交流、提高完善的目的。對存在問題嚴重的單位進行通報批評,限期整改,迎頭追趕,對好的單位典型做法進行推廣學習。
實行簽約服務。該局借鑒外地先進縣、區經驗,實行鄉村醫生簽約服務,即本村的鄉村醫生和村民簽約“一對一”服務項目和服務內容,由鄉鎮衛生院負責考核。通過簽約服務,加強村衛生室和鄉村醫生的管理,強化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
嚴格獎懲兌現。根據考核結果,分項目、分類別、分優劣等多形式分類獎懲兌現全年公衛補助,鄉鎮衛生院對農村衛生室的考核嚴格執行這種模式。同時,鄉鎮衛生院院長和從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人員分別與30%的績效工資掛鉤,與單位評優評模掛鉤,農村衛生室從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人員與每年的補助工資掛鉤。
建立問責機制。對職責不清、責任不明、專款不專用、胡支濫挪用;宣而不傳、傳而不透;訪而不視、視而不責、責而不細;記而不檢、代而不勞、補而不發;督而不導、培而不訓;協而不管、管而不實和虛報、瞞報、假報造成管理混亂的現象,導致重大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事件的,對鄉鎮衛生院院長予以解聘,按相關規定視情節輕重進行責任追究。對縣直單位主要負責人建議上級部門進行問責處理,對村衛生室取消其從事公共衛生服務資格,情節嚴重的取消從業資格,并按有關規定予以處理。(李輝)
責任編輯: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