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通訊員 付濤 王婷)自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為了改變群眾提出的“辦事有時需要多頭跑”現象,古縣通過協調溝通及督辦落實等措施,打造總面積2030平方米政務服務大廳,建設高效便民辦事服務平臺,提供“一站式”窗口服務,進一步解決為民服務“最后一公里”問題。
一是搭建“政務超市”。整合縣人社、工商、國土、民政、計生、城建等36個部門的235項行政審批服務項目,設置31個服務窗口,由政務中心的收費窗口統一收費。實行“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審批、一條龍服務”運行機制,解決了群眾辦事難、跑路多問題,形成了審批、服務、咨詢于一體的“政務超市”。二是開通“綠色通道”。開展以精簡辦事環節、減少辦理要件、縮短辦理時限為重點的“三優”服務,經重新梳理許可項目和精簡審批程序,許可項目由2012年405項減少到235項,同時,廣泛開展黨員先鋒崗、黨員示范窗口、明星服務標兵創建活動,對老弱病殘等特殊群體開設專用通道。三是實行“陽光作業”。設置47個視頻監測點,5塊DLP拼接顯示頻40平方米,對行政審批辦理情況實行全過程監控,對行政審批辦理期限到期發出提示信號,對違反規定行為通過監察規則發出預警、黃牌、紅牌警示信號等。還出臺《古縣電子監察管理辦法(試行)》等規章制度,為群眾提供優質高效服務,最大限度地方便群眾。
責任編輯:柏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