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11日在日內瓦及全球多個城市同時發布《2018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
報告指出,2017年全球經濟增長趨強。由于與危機相關的脆弱因素和近期其他動蕩的負面影響有所消退,全球經濟增長速度達到了3%,這是自2011年以來的最快增長;
其中,東亞和南亞仍然是全球最具活力的地區。2017年,東亞和南亞經濟增長占到全球近一半,僅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就約占1/3。
在中國經濟增長、強勁的個人消費、較高出口和寬松的宏觀經濟政策帶動下,預計區域經濟仍然相對穩定,保持在2018年的5.8%和2019年的5.9%。
展望未來,在強勁內需和寬松的宏觀政策帶動下,預計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將保持穩定。
亞洲開發銀行駐中國代表處首席代表本·濱瀚認為,鑒于中國今年以來“強勁的經濟表現”,上調增長預測實屬情理之中。實際上,過去一年半的趨穩增長勢頭都令人相當振奮。
中國經濟正在發生的重大變化也讓國際的觀察研究視角有了新的調整。
對于即將到來的2018年,多家美歐機構最新研究認為,2018年中國經濟仍將保持強勢增長,經濟企穩和再平衡進程的持續推進將繼續吸引海外投資者。
中國經濟超三分之二的經濟增長來自消費而不是投資和出口
渣打銀行表示,超過三分之二的中國經濟增長來自消費,而不是投資和出口。
由于中國政府強調經濟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增長轉變,預計未來經濟增長效率和質量將得到更好地提升。
在展望2018年經濟政策走向時,渣打銀行認為,隨著當前經濟增長動力企穩,中國解決深層次結構挑戰的時機更為成熟,預計未來將會深入推進國企改革、金融和財稅改革。
高盛最新發布的報告認為,新興工業、互聯網、新消費和健康產業是中國帶給世界的新機會。
高盛首席亞洲股票策略師蒂莫西·摩爾表示,在中國經濟再平衡進程中,預計中國企業盈利能力在2018年繼續保持雙位數增速。
同時,與其他MSCI新興市場國家而言,中國國內股市估值并不高,因而具有較高的投資價值。
而世界銀行最新發布的《中國經濟展望》則把中國經濟關鍵詞重新定義為“高質量”。
“我們看到中國正有力的推進相關政策措施和改革,發展不再是追求更高的速度,而是更可持續的有質量的發展。”世界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李偉喬指出,高質量發展最終的目的是,將為人民帶來更多的福祉。
圖為世界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李偉喬
中國到2020年全面消除絕對貧困是個“雄心勃勃的目標”,但完全“可以實現”。李偉喬表示, “我們認為,中國今年減貧的速度將相當可觀。另外,我們近期還注意到一個令人鼓舞的趨向,即中國的收入不平等正在縮小。”(資料來源:中國經濟網、央視網)
責任編輯: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