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兆普(中)和孩子們在一起。受訪者供圖
“老百姓找咱治病是看得起咱,他們給了我們診治的機會,我們才能在實踐中得到鍛煉,積累經驗、提高醫術,我們應該把病人當做恩人。”宋兆普語重心長地說。
宋兆普出生在河南省汝州市紙坊鄉陶村一個中醫世家。15歲初中畢業后,開始跟父親學醫,傳承中醫醫術,治病救人,至今已有38個年頭,可謂一位名副其實的全科醫生。1992年他開始接觸到很多腦癱患兒,到目前為止,已經收治了福利機構3000多名腦癱棄嬰,救治社會上的腦癱患兒6000多名,被稱為腦癱孩子們的“爸爸”,曾獲得“全國助殘先進個人”、“全國基層優秀名中醫”、“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河南省勞動模范”、“河南省十大慈善愛心”、“感動中原”十大年度人物等榮譽稱號。
父親是指路明燈
“父親非常嚴格,在我很小的時候就要求我背醫學書、守規矩,《藥性四百味》、《湯頭歌訣》、《醫宗金鑒》等都得背得滾瓜爛熟。”宋兆普回憶說,他的童年沒有同齡小伙伴那樣豐富多彩,幾乎都是在醫務室和讀醫書中度過,而他每天面對的則是數不盡的病人。
宋兆普(右一)給孩子做檢查。受訪者供圖
當父親的醫務室還坐落在鄉下時,就有來自很多周圍村子的村民慕名而來看病。小時候,宋兆普的家就是醫務室,“我們家里安了68張床,我的家人跟病人住在一起。”宋兆普告訴記者,以前,他不理解父親,因為這給他的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但是現在,他不但理解父親,反而更加佩服父親的無私與偉大。
“在農村,醫生是‘百家之奴’,隨叫隨到,哪有休息時間。”在宋兆普的印象中,父親總是有看不完的病人,沒有休息日,而這個習慣,宋兆普也從父親身上繼承了下來,一直延續到現在。
1982年10月,一位病人背部長了一個膿腫,從上往下呈黃花狀,宋兆普的父親在家用筆在病人背部做了個標記,讓病人找宋兆普開刀。
“打完麻藥后,我在標記位置下切了一寸,并沒有見到膿,當時心里有點慌。”宋兆普趕緊問父親怎么回事兒。誰料父親淡定地說,標記位置是對的,但是應該再往里切韭菜葉厚度那么深。
宋兆普按照父親的話操作,沒想到,刀一下去,膿“嘩啦”一下全流了出來,“通過這件事兒,我對父親的經驗和技術更加佩服。”回憶起往事,宋兆普感慨萬千,正是父親的一絲不茍、精湛醫術和大愛無私,影響了宋兆普的一生。
從不收掛號費、診療費
從醫38年來,宋兆普接診患者共計120多萬人次。截至目前,宋兆普已經收治了福利機構3000多名腦癱棄嬰,救治社會上的腦癱患兒6000多名。
宋兆普(右一)為患者診治。受訪者供圖
“看到一個個因患腦癱導致神情呆滯、身子僵硬扭曲、不會走、不會坐、不會說話的孩子,我作為一名醫生、一名共產黨員,不能坐視不救。”宋兆普說,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希望和寄托,而腦癱疾病至今還是個世界性難題,其治療難度之大、費用之高也往往是普通家庭難以承擔的,“每當看到那么多腦癱兒童天真可愛的笑容、一家人絕望而又渴求的眼神,都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
挽救可憐的腦癱患兒,挽救失去光明與希望的家庭,給孩子們一個七彩的童年,是宋兆普決心攻克腦癱疾病這一世界性難題的強烈愿望,也是他盡到一名醫生救死扶傷天職的生動體現。
而這一干就是20多年。目前,宋兆普參與民政部推出的“孤殘兒童手術康復明天計劃”,用中藥治療兒童腦癱的同時,還承擔國家和河南省殘聯貧困殘疾兒童搶救性康復項目,救治貧困腦癱患兒和全國各地腦癱患兒4000余名,均取得了很好的療效。
“不收掛號費、診療費,不能多收病人一分錢,這是我父親定下的規矩,我也一直遵守至今。”宋兆普告訴記者,不僅如此,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患者所支付的治療費用遠遠低于行業平均水平。
援疆救治腦癱兒童
“新疆和田地區有很多腦癱患兒,但是沒有一家專業治療腦病的醫療機構。我在實地考察后,決定為腦癱兒童提供免費治療,并和新疆當地醫院合作建成了康復治療中心,免費培訓康復技師。”宋兆普說。
宋兆普(左三)收到腦癱患兒母親佐日古麗(右三)親手做的蛋糕。受訪者供圖
在宋兆普的積極推動下,2015年,“民族團結一家親,援疆救治腦癱兒童”活動正式啟動。2015年6月7日,宋兆普來到新疆和田地區墨玉縣福利院進行腦癱兒童篩查義診。
“當天從四面八方趕來了上百個家庭,30平米的篩查點擠滿了人,我們從早上11點一直到下午5點也沒篩查完。”宋兆普告訴記者,面對許多孩子錯過了最佳治療期的實際情況,他的心情異常沉重。
后來經協商,按評估標準挑選出10名墨玉縣的腦癱患兒,進行搶救性免費康復治療。墨玉縣芒來鄉阿克塔木村村民佐日古麗·阿布杜克熱木的女兒麥爾比耶就是其中一個。
“麥爾比耶當時只有9個月大,不會獨坐,不會爬,不會站,神情呆滯、身子僵硬扭曲。”宋兆普說,在接受治療20多天后,孩子不僅能夠自己翻身,甚至還可以自己坐立。
漸漸地,麥爾比耶學會行走,智力和運動能力都接近正常兒童。這一切,都讓佐日古麗感到驚喜不已,她把這些好消息告訴了遠在8000里外的母親,她的母親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喜極而泣。
在來到汝州之前,佐日古麗在家中經營了一個小蛋糕店,因女兒病情而疏于管理。陪伴女兒治療期間,佐日古麗在宋兆普的幫助下跟當地的蛋糕師傅免費學習手藝,掌握了30多種蛋糕制作方法。
回到新疆后,佐日古麗的蛋糕店很快恢復起來,并由一家發展到三家,員工規模擴大到30多人,生意也逐漸紅火起來,不僅還清了因給孩子治病欠下的幾萬元債款,每年營業利潤也相當可觀。
今年7月6日,宋兆普到墨玉縣探望孩子們,佐日古麗為此特地親手給宋兆普制作了一個蛋糕,蛋糕上寫著:宋院長歡迎你們!感謝黨和政府!56個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維護好民族團結!
至今,共救治了1683名腦癱兒童,好轉出院1096名。其中,恢復正常回家的孩子200余名,康復效果明顯好轉的病人700余名……這些數字,僅僅是兩年來努力的成果,未來,宋兆普在為孩子們擁有一個健康生活的道路上依舊不忘初心,繼續砥礪前行。(中國青年網記者 張群)
責任編輯: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