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全市安全生產工作情況報告的審議意見
(2024年8月29日臨汾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通過)
2024年8月29日,臨汾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李艷萍所作的關于全市安全生產工作情況的報告。
會議認為,近年來,市政府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市委重要決策部署,堅持系統謀劃、強力推進,在思想政治、體制機制、隊伍建設、基礎建設、專項整治、防災減災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確保了全市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向好。
會議指出,我市安全生產依然面臨嚴峻挑戰,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和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不夠到位,一些重點行業、領域安全隱患和潛在風險依然較大,專業監管能力還有欠缺、監管職責落實尚有缺位、執法工作力度仍需加大等,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決和改進。
為進一步確保安全生產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見效,推動全市各項工作高質量發展全面提質提速,會議作出如下審議意見:
一是要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不斷提高政治站位。市政府及相關部門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立足“兩個大局”、堅持“兩個至上”、統籌“兩件大事”、強化“兩個根本”,堅決捍衛“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抓緊抓實安全生產工作。要始終把安全生產擺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牢固樹立科學發展、安全發展理念,強化安全生產紅線意識、底線意識,不折不扣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市委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的重大決策部署,著力提升風險防范和應急處突能力,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二是要堅持依法治理,夯實安全生產責任。認真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及相關法律法規,強化依法治理能力,切實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手段解決安全生產問題,不斷提高安全生產法治化水平。安全監管部門之間要信息共享、資源共用,相互配合、齊抓共管,形成監管合力,強化日常監督管理,夯實安全生產基礎工作。要督促企業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和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切實把安全生產責任細化落實到生產經營全過程、各環節和各崗位。嚴格落實普法主體責任,加強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安全生產知識的宣傳培訓教育,培育全社會安全文化,增強全社會安全意識,提升全民安全素質。
三是要健全完善監管機制,提升本質安全水平。嚴格按照“三管三必須”原則,逐步完善安全生產各項規章制度和監管體制機制,建立健全監管制度體系,狠抓各項制度措施落實,強化安全監管執法力度,推動各項安全防范責任措施落到實處。健全完善新興行業領域監管制度,補齊監管短板,堵塞監管漏洞,實現事前事中事后全鏈條全領域監管。統籌市縣鄉各級安全生產監管、消防工作、防災減災救災、應急救援等人員力量,加強防汛抗旱、地質災害、森林防火、應急通信、消防救援等領域專(兼)職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完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組織應急演練,不斷提高基層綜合應急救援能力和應急處置水平,推動安全生產監管服務向基層末梢延伸。
四是要創新監管手段,提高監管專業化水平。加強安全生產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安全生產資金、物資、科技、人才等方面的投入,推進應急管理裝備現代化建設。加快安全監管信息化建設進程,整合各職能部門現有的風險監測預警系統,構建安全生產智能化綜合信息服務監管平臺,大力推進大數據、云計算、遙感、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等現代信息化技術與安全生產監管的深度融合,健全完善人防、物防、技防、智防為一體的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監管體系。科學把握安全生產規律,加快向“互聯網+監管執法”升級,強化信息系統對現場執法的支持,提高監管科技含量,建立有效預防途徑,提升監管質效。
五是深化重點隱患排查整治,推動治本溯源。堅持全覆蓋、零容忍,以扎實開展治本攻堅三年行動為契機,綜合運用“四不兩直”、明查暗訪、異地交叉執法等方式,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聚焦風險隱患突出的重點領域、薄弱環節,持續開展重大隱患動態清零行動,深入推進精準執法,從嚴從細排查安全隱患,嚴厲打擊各類非法違法行為,閉環管理抓好整改落實。深化源頭治理、系統治理和綜合治理,完善“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的責任鏈條、制度成果、管理辦法、重點工程和保障機制,建立安全隱患排查和安全預防控制體系,推動安全生產治理模式由事后處置向事前預防轉變,有序推進安全生產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發展和安全良性互動,為我市高質量發展全面提質提速、加快實現“三個努力成為”提供堅實保障。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