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全市法律援助工作情況報告的審議意見
(2024年4月29日臨汾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通過)
2024年4月29日,臨汾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聽取并審議了張希亮副市長所作的《市政府關于全市法律援助工作情況的報告》。
會議認為,市政府及相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積極履行法律援助工作職責,不斷完善配套制度、暢通援助渠道、提升服務質量,發揮了法律援助在維護困難群眾合法權益、保障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等方面的積極作用。但在協作配合、保障機制、援助質效、隊伍建設、法治宣傳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和短板。為進一步推進全市法律援助工作,會議作出如下審議意見:
一、提高思想認識,高度重視法律援助工作。要高度重視法律援助工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法律援助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認真履行法律援助工作職責,實現“揚社會正義、助弱者維權”。要將法律援助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增強本級政府財政保障能力,著力解決經費問題,保障法律援助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有力維護受援人合法權益,有效兜起法律服務民生底線,全面提升法律援助惠民質效,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促進工作協同,凝聚法律援助工作合力。要健全法律援助工作部門間協作機制和工作責任制,做好權利告知、申請轉交、案件辦理等方面的銜接工作,提高法律援助工作效率。要完善信息共享查詢機制和法律援助信息交換平臺,實現信息聯通、數據共享,提高法律援助規范化、標準化水平,保障法律援助工作有效開展。凝聚工作合力,推動形成政府主導協調、司法行政機關具體負責、有關部門協作配合、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法律援助實施體系。
三、完善工作機制,增強法律援助工作質效。要優化法律援助案件指派機制,明確案件指派的原則方式,引導法律援助服務人員合理承擔援助義務。優化律師指派機制,擴大入庫律師規模,規范律師值班制度,持續推進法律援助“點援制”。建立法律服務資源共享跨區域流動機制,促進法律援助均衡發展。建立健全案件質量監督管理機制,加強對援助前、援助中、援助后等三個環節的全面審查,嚴格辦案標準,規范辦案流程,保障辦案時間,強化跟蹤監督。建立法律援助信息公開制度,暢通投訴渠道,加強案件質量監督管理。
四、加強隊伍建設,提升法律援助服務質量。要大力加強公共法律服務隊伍建設,穩步增加律師、公證員、法律援助人員、仲裁員數量,充分動員社會各方力量參與援助。加大業務培訓力度,提高法律援助人員的專業素質和服務能力,提升法律援助辦案質量和效率。要健全援助律師全覆蓋、全鏈條考核、評價、激勵機制,增強律師事務所和律師參與法律援助的剛性約束。強化考核結果運用,完善律師準入退出機制,吸納經驗豐富的律師參與服務,對不合格律師進行清退。完善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參與法律援助工作相關權益保障、政策扶持措施,調動法律援助隊伍的工作積極性。
五、加大普法宣傳,提高法律援助社會認同。要聯動開展法律援助法治宣傳教育,創新宣傳的廣度和力度,持續開展“服務到基層 送法進萬家”活動,推動法治宣傳進社區、進鄉村、進企業、進學校等,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開展主題鮮明、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引導廣大群眾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的法治意識,營造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圍,為我市實現“三個努力成為”構筑良好的法治環境。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