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9日臨汾市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通過)
臨汾市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審議了市人大常委會提出的《關于設立百里汾河生態文明保護區的議案》,會議同意議案中所提的建議及方案,決定予以批準。
會議認為,建設百里汾河生態經濟帶是引領和推動臨汾全局和長遠發展的重大戰略舉措。2012年市三屆人大二次會議依法作出《關于加快推進百里汾河生態經濟帶建設的決議》以來,經過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經濟帶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區域統籌、環境優美、交通快捷、產業聚集的優勢日益顯現,已成為我市最具影響的生態命脈和文明標志,被國務院列為《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上升到了國家戰略層面。
會議認為,生態文明是百里汾河經濟帶的命脈,設立百里汾河生態文明保護區,是保持汾河經濟帶科學發展的根本要求,符合黨的十八大精神,符合中央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決定,符合全市人民的共同意愿,對于推進我市科學發展,提升臨汾形象和競爭力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會議強調,市人民政府要堅持“科學規劃、保護優先、合理利用、綠色發展”的原則,把百里汾河生態文明保護區建設納入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布局,編制總體規劃,劃定范圍,確定各個區域保護等級和保護標準;突出水污染防治、濕地維護和植被建設,全面實施生態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加大生態治理保護力度;要加強對保護區內建設項目管理,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完善科學決策和依法審批監管程序,嚴禁建設不利于保護區生態環境的項目,嚴防商業利益侵蝕和破壞;要進一步完善保護區功能,加快植物園、動物園、文化園等項目建設,體現臨汾特色,弘揚臨汾品牌,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會議要求,市人民政府要盡快建立和完善百里汾河生態文明保護區的管理機構、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制定出臺各項政策措施,正確處理保護與建設、保護與開發、保護與發展的關系,加大資金投入,爭創省級、國家級試點,積極申報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工程和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運用法治手段,把保護區的建設和管理納入法治軌道;大力倡導生態文明理念,加大宣傳力度,努力形成政府主導、全民參與的保護格局。
會議號召,設立并推進百里汾河生態文明保護區,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重大決定。汾河沿線各縣(市、區)人大及其常委會、各級人民政府要把這項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依法加強保護管理;全市各級人大代表要依法履職,獻策出力;全市人民要自覺參與百里汾河生態文明保護,為建設文明開放、富裕和諧新臨汾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