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在浮山縣西南3公里處,坐落著一座占地2.8平方公里的全省優秀農業示范園區——浮山縣印象田園生態農業示范園區。從2010年到2017年,該園區已累計投資近兩億元,從剛開始的規劃建設到現在已發展到擁有400座溫室大棚、550座春秋大棚、農業采摘園、QQ農場、園林觀賞區、農家樂、文化旅游園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現代化農業示范園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點點積累鑄就輝煌,浮山縣印象田園生態農業示范園區是浮山人民的創業園、致富園和文化園。
創業在園區
從臨汾到浮山,在西佐嶺七里坡南畔,是浮山縣張莊鄉最平坦、肥沃的一片土地,小郭村、梁村、徐村、陳莊村、辛村等幾個村莊組成了浮山縣印象田園生態農業示范園區的大片版圖。2010年,浮山縣響應國家政策,發展現代農業,園區建設落地生根,一部分人先行先試,在剛流轉回來的耕地里,建起了第一批大棚,實現了自己的創業夢。
“我當時是村干部,村民對發展大棚有一些顧慮,我就自己先帶頭建了一個。”說起發展大棚的過程,李雪龍感慨萬千。2010年陳莊村村委會主任李雪龍建成了第一座大棚,占地兩畝,種植反季節蔬菜黃瓜,他當年就實現收入5萬元。
2010年起,浮山縣實行“三戶聯保”,每個新建大棚可貸款6.5萬元,政府財政連續貼息兩年,解決了村民的資金難題。2011年園區新建了占地60畝的育苗中心,提供的優質種苗不僅可滿足園區供應,還發送到翼城、曲沃等周邊縣市。2011年浮山縣成立了全縣蔬菜產業服務中心,分產業設置專家技術服務團隊,開展新品種、新技術示范推廣。2012年成立了園區管理中心,負責全面協調、管理、服務工作。
可觀的經濟收益、優良的創業環境、完善的保障體系,吸引了園區周邊乃至東張鄉、北王鄉、天壇鎮等多個鄉鎮的村民入駐園區創業。在園區的帶動下,目前浮山縣9個鄉鎮中有6個鄉鎮開展了設施農業種植,到2017年底,全縣設施蔬菜總面積達到兩萬畝,綜合收益超過一億元。
致富在園區
豐海麗2011年在園區承包了兩座溫室大棚種植辣椒,2018年她已擁有13座溫室大棚,并且成立了農業專業合作社,種植產業項目包括反季節蔬菜、花卉、瓜果等多個品種,吸引了太原、山東、河南等地客商前來訂貨,年純收入達到十幾萬元。
現在行走在園區內,隨處可見各種吸引游客的招牌,草莓采摘、油桃采摘、葡萄采摘等體驗采摘活動花樣繁多。在草莓采摘園,春節前的采摘價格達到了40元/斤,一個大棚可產2500公斤草莓,年收入超過了10萬元。
產業扶貧是精準扶貧的主要途徑,也是最根本的途徑,浮山縣以印象田園生態農業示范園區為依托,通過設施蔬菜種植、勞務分包、園區管理、文化旅游等多種途徑大力開展扶貧開發。在園區的帶動下,2017年浮山投資3000余萬元,建成了年產5000噸西紅柿蘑菇醬生產線,并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帶動全縣7個鄉鎮、37個村、400余戶農戶發展種植優質露地西紅柿2000余畝,帶動了258戶貧困戶穩定增收。浮山縣通過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提高了菜農收益,讓更多的貧困戶實現了脫貧致富。
去年以來,浮山縣順應市場需求,引進了高利潤蔬菜品種——荷蘭彩椒,種植面積達30余畝。新鮮的彩椒搭乘“一帶一路”順風車,出口到了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種植戶一畝大棚純收入可達到3萬元以上。
目前浮山縣印象田園生態農業示范園區已經打出了自己的品牌,包裝后的有機農產品已經銷往周邊縣市各大市場。園區的發展,帶給了老百姓更多的收益。
旅游在園區
“做夢都沒想到園區的鄉村文化旅游節會辦的這么好,家門口的旅游,讓我們飽了眼福、賺了票子……”談起村里的變化,浮山縣張莊鄉小郭村村民楊雪亮喜上眉梢。
2017年4月下旬,浮山縣首屆印象田園鄉村文化旅游節在小郭村拉開帷幕,賞花、飲食、民俗、采摘等一系列主題活動,吸引了周邊縣市12萬游客,旅游綜合收入達到985萬元。2018年4月,浮山縣在首屆文化旅游節的基礎上舉辦了2018年印象田園鄉村文化旅游系列主題活動,活動內容從2017年的6個增加到10個,內容更加豐富,十天的活動共吸引游客30余萬人,實現綜合收入2700余萬元。
在園區建設中,浮山縣實施了弟子規道德文化推廣工程,弟子規文化走廊、弟子規創意活動等文化形式讓弟子規成為浮山文化新名片;實施了飲食文化推介工程,在小郭村建設了浮山飲食文化一條街,浮山手搟面、浮山拉面、燒麥等特色美食集中呈現;在園區管理中心開設了傳統文化展廳,浮山剪紙、蝶翅畫、根雕等傳統文藝作品集中展示;在小郭村搭建了民間曲藝展示臺,浮山木偶、架子鼓、四弦書等傳統民間節目輪番上演。
浮山縣不斷挖掘地域特色文化,為游客提供清新的民俗風尚,實現了農業和文化的“聯姻”,園區的一系列文化活動帶給游客濃濃的文化體驗。
近年來,浮山縣創新思路、大膽開拓,推進鄉村振興,不斷加快印象田園農業示范園區建設,進一步拓展了現代農業園區的功能,延伸了農業產業鏈條,提高了農民收入,現代農業正迸發出新的活力。(衛琦 文/圖)
責任編輯: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