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今年以來,浮山縣重點打造紅色文化、傳統文化、旅游文化、民間文化“四大文化”資源名片,努力形成強大的文化軟實力,不斷增強長遠發展的競爭力。
著力打造革命老區的紅色文化。浮山縣重點圍繞朱德總司令路居山交村——八路軍總部舊址,打造紅色旅游景點,借助寨圪塔鄉供銷社“扁擔精神”獨特優勢,以八路軍總部舊址紅色旅游影響力,進一步弘揚艱苦創業、服務群眾、情系城鄉的理念,把革命文化遺址保護同帶動周邊群眾致富相結合,共同努力保護好紅色設施、革命遺址等紅色旅游資源,實現保護與開發相結合。
著力打造歷史厚重的傳統文化。浮山縣憑借《弟子規》深厚的文化淵源和社會背景,在“弟子規”傳統文化品牌的開拓上持續發力,以成立浮山縣“弟子規”文化品牌創建領導和理論研究機構為核心,加強工作協調,深化推廣研究。以開展“弟子規”城市文化品牌視覺規劃工作和首屆“弟子規”文化節的策劃工作為兩翼,打造全民參與、遍布城鄉的地域性文化活動,重塑浮山城市景觀。修繕并擴建賈家祠堂、將“弟子規”文化融入“印象田園”現代農業生態示范園區、用新型多媒體技術和方式展示“弟子規”文化,著力建設城市文化品牌項目、打造傳承中國傳統行為規范的活態旅游項目、建設展示“弟子規”文化的全景體驗項目,深入推廣“弟子規”品牌文化,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進一步提升浮山傳統文化的影響力。
著力打造綠水青山的旅游文化。浮山縣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文化資源,在原有的堯王像、承天門等景點的基礎上,又實施了堯山森林公園景區建設,打造旖旎風光的太皇峪,啟動清微觀、老君洞等古跡的修復工程,重點建設了“印象田園”設施農業體驗區、錦繡園林觀賞區、休閑養生度假區三大綜合區建設等,加大對帝堯文化、道教文化、弟子規文化、餐飲文化、民間藝術文化、紅色文化的挖掘開發力度,著力打造感受民俗風情、體驗農事活動、觀賞田園風光、品嘗特色美食、享受森林康養的旅游區。
著力打造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化。浮山縣全力實施民間剪紙藝術規模化發展戰略,整合以體現傳統儒家文化《弟子規》為代表的手工剪紙和體現現代文化的套色剪紙作品的文化資源,擴大鄭氏剪紙系列、李氏剪紙系列、喬氏剪紙系列生產規模,形成產業合力,創作具有時代特色的新作品。同時,將道德教育與特色文化交流融合,對該縣清朝張莊鄉佐村人賈存仁所編著《弟子規》內涵和價值進行探討,挖掘現代人的道德教育;將餐飲文化美味與民俗融會貫通,對餐飲資源進行整合抱團,成立餐飲業聯合工會和廚師協會,主打浮山傳統美食及現代營養美食為特色的浮山菜系,積極創建“美食之鄉”;將旅游與文化相結合,以發展旅游觀光業為主線,著力抓好文化與農業、生態、旅游的融合,把分散分布的旅游觀光資源整合起來,以印象田園生態農業示范區、堯山森林公園、西佐嶺天山鳳凰山莊、寨圪塔太皇峪等為依托,逐步形成文化旅游的規模和特色,實現產業多元發展,深入推進文化旅游業。(馬華虎 韓斌)
責任編輯: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