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浮山屬于資源型縣份,多年來一直是“一鐵獨大”,鐵礦產業占其財政收入的八成以上。伴隨著多年來鐵礦產業的持續性開采,浮山縣鐵礦資源也已逐漸枯竭,靠“鐵”吃飯已不再是可行之路。面對新形勢、新要求,浮山縣委、縣政府積極轉變思路、開拓創新,結合縣情實際情況,利用浮山毗鄰臨汾的區位優勢,明確提出做精旅游產業,全力打造“臨汾后花園”的發展目標。特別是今年,該縣將這一發展目標納入了浮山縣“十三五”總體規劃,把打造“臨汾后花園”提升到了浮山縣今后幾年總體定位的前所未有的高度。
打造“臨汾后花園”,首先需要的就是山清水秀的優美環境和如詩如畫的生態美景。實事上,浮山縣寨圪塔鄉翠山環繞、清水長流,是難得一見的“天然氧吧”;浮山縣鳳凰山莊利用天然的半山結構打造了獨特的優美莊園;浮山縣“印象田園”生態園區山水成一體,已成為不少城里人休閑采摘體驗農家樂的好去處。但是,這些優美景點的欠缺之處在于資源未得到整合,景點過于分散,未形成能吸引“外面人”來浮山旅游的整體亮點格局。為此,今年浮山縣提出要大力整合區域資源,以堯山森林公園堯文化體驗區為軸心,東連寨圪塔生態旅游區,西接鳳凰山莊休閑度假區,南通“印象田園”生態農業示范區,北達臣南河水系生態景觀區,形成并推出具有浮山特色的一日游旅游路線。同時,為進一步完善各旅游區,使旅游區風景更美、景點更多,今年浮山縣將在寨圪塔生態旅游區進一步完善太皇峪景區設施,啟動柏松莊園游項目,并運用旅游網、微博、微信、微電影等新型媒體,大力宣傳寨圪塔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優美的山水風光。除此之外,還將投資5000萬元在“印象田園”生態農業示范區,加快推進設施農業體驗區完善提質工程、錦繡園林觀賞區景觀節建設工程、休閑養生度假區環水庫道路硬化及農家樂建設工程,使園區成為集采摘、觀光、休閑為一體的多功能旅游區。更為重要的是,為進一步打造旅游亮點,今年浮山縣還計劃投資3億元打造臣南河水系生態景觀區。目前,該縣已把這一項目定為今年要全力推進的兩件大事之一。該項目將主要依托臣南河水庫建設,通過對周邊道路交通、水利設施、河溝河岸綠化等綜合治理,圍繞一湖水,依托兩岸現有資源,打造集生態景觀、休閑娛樂、鄉村旅游為一體的水系生態景觀帶,為浮山生態旅游和休閑娛樂增加新亮點,打造浮山最亮最美的旅游新名片。
一個地方的旅游項目,如果不增添一些文化氣息,感覺就難以體現這個地方的特色和靈性之美。浮山縣自古以來就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浮山縣是兒童啟蒙文化《弟子規》的起源搖籃之地;浮山縣是堯王所喜愛的避暑勝地,縣內堯文化源遠流長;浮山廚師遍布全國各地,飲食文化獨具特色、自成一體。除此之外,浮山縣還是剪紙文化之鄉,浮山鑼鼓多次在全國比賽中獲得金獎……浮山縣文化底蘊固然深厚,但要使文化產生價值及效益,關鍵還在于對文化進行有效開發及宣傳,形成有特色、有名氣的文化品牌。今年,浮山縣將在《弟子規》文化開發上大下工夫,全力實施《弟子規》道德文化推廣工程,將籌劃建設《弟子規》文化創意園,開展《弟子規》系列創意制作和開發宣傳,深度挖掘和提升《弟子規》文化底蘊,力爭把《弟子規》文化打造成為浮山文化新名片。同時,該縣還將利用浮山飲食這一特色,積極籌建浮山飲食文化一條街。將梳理浮山特色飲食名目,采取統一規劃、政府扶持、掛牌認證、規范管理的模式,通過飲食文化一條街,使外來游客不僅玩得好,而且吃得香,促進飲食文化與旅游業融合發展。
現今社會是一個快節奏發展的社會,早已不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讓人有時間去慢慢尋找的時代。好風景也需要有便捷的交通人們才愿意去駐足、去光顧。為了給旅游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也為了讓全縣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更加便利,今年浮山縣把長臨高速浮山連接線工程列為全縣集中主要力量全力推進的兩件大事之一,把高速公路建設放在了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長臨高速浮山連接線工程,計劃投資11.8億元,建設高速連接線22公里。這一工程的實施,將徹底結束浮山縣沒有高等級公路的歷史,使浮山至臨汾的車程由現在的50分鐘縮短為20分鐘,使浮山毗鄰臨汾的區位優勢真正變成便捷的交通優勢,為打造“臨汾后花園”提供更加有利的條件。(高生芳)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