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通訊員 李益民 周磊)近年來,浮山縣圍繞“發展現代農業、繁榮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這一目標,在大力發展生態、特色、循環農業的同時,堅持“以工促農、三產興農”,不斷優化產業發展布局,加快生態農業、設施農業、龍頭企業建設步伐,提升農業綜合效益,走出了一條“特色一產”、“一二互融”、“三產聯動”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
“特色種植”夯實現代農業產業基礎。浮山縣在抓好糧食生產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圍繞“山下發展設施蔬菜,山間栽植核桃經濟林,山上壯大谷子產業”的指導思想,把谷子、核桃和蔬菜生產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突破口,大力發展谷子、核桃和蔬菜生產,并進行連片種植、規模經營,有效地避免了農業生產的盲目性和滯后性,使產業步入科學發展的軌道。該縣以米家垣萬畝谷子基地為依托,輻射周邊7個鄉鎮,建立了4.5萬畝的綠色谷子生產基地;與此同時,該縣設施蔬菜項目2013年已發展到1萬畝,總產量可達4037萬公斤,年總收入可達11840萬元。目前全縣共有核桃經濟林15.5萬畝,產值達1.07億元。
“一二互融”推動現代農業轉型發展。該縣積極鼓勵、支持民營企業將投資方向由工礦業轉向農業,不斷完善對轉型企業的優惠政策,大力發展種植、養殖、農副產品深加工業,走出了一條“取利于工、以工促農”的農業發展之路。
目前,在轉型發展政策的指引下,該縣的民營企業家投資近10億元興辦了30余個農業企業,玉杰循環農業、中寶蔬菜加工、康杰玫瑰糧漬、百恒糧油等一批極具代表的企業已成為引領現代農業發展的骨干力量,更為當地農民就業提供了便利條件,帶動了周邊村民致富。
“三產聯動”促進現代農業提速發展。近年來,浮山縣圍繞“打造臨汾綠色生態屏障和休閑度假后花園”這一目標定位,在原有張莊農業示范園區的基礎上,立足浮山特色,注重“農”這一鄉土品牌,從去年開始實施“印象田園”項目,全力打造以觀賞田園風光、體驗農事活動、感受民俗風情、品嘗農家飯菜為主要內容的印象田園生態農業示范區。此外,該縣依托“緊鄰臨汾”的地理優勢,開發特色飲食、剪紙、木偶、鑼鼓、根雕等民間文化資源,推出城郊型假日休閑游套餐,打造梁村休閑度假名村、東陳歷史文化名村和山交生態宜居名村。他們還積極修復太皇峪旅游風景區,開發堯山森林公園,擴建鳳凰山莊,推動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探索出了一條浮山休閑度假發展模式。
責任編輯:柏東麗
上一篇: 浮山縣:三駕齊驅”改善民生
下一篇: 浮山:三項措施為民選出滿意當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