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在汾西縣勍香鎮舉行的“自來水”工程落成的剪彩會上:人們激動地喊出了:“共產黨萬歲”的口號。它支村的村民們熱淚盈眶地以順口溜快板的形式,歌頌我黨改革開放惠民政策的輝煌成就。
它支村位于汾西縣西部丘陵區,姑射山下。全村300戶、2000多口人,擁有2000多畝平灘地,5000多畝坡耕地,林地及“四荒”地萬余畝,有豐富的礦產資源。該村山川秀麗、環境優美,有得天獨厚而潛在的自然優勢,是姑射山下的米糧川和寶藏地。由于該村地處斷層,地表泉水特別缺乏,飲水的問題,嚴重困擾著人們的生活和生產。自古以來,這個村是汾西縣有名的缺水村。
該村由于井多水少,社會上曾流傳著這樣的民謠,“它支水貴如油,寒冬臘月渴死牛”。這些民謠,確確實實反映了它支村嚴重缺水的情景和真實寫照。
為了水,當地村民經常起早貪黑地在村的東西兩溝排隊擔水。強壯勞力半夜三更起來挑著水桶,翻山越嶺、走羊腸小道到幾里以外的地方挑水;為了水,井廊上經常出現吵嘴爭斗事;為了水,老漢婆婆,屢有跌倒摔傷的事故。為了節約用水,當地村民洗臉用水不過一小碗,刷鍋洗碗水澄清后還要留作下次再用;洗衣服,飲牲口用的是旱井水。舀水時也要小心謹慎不讓灑點滴水。真是把水當作“油”來用。外地人對它支人這些生活用水的故事,感到十分驚訝。
因為缺水,它支人祖祖輩輩過著極其辛酸生活,這樣的生活持續了好多年。
如今,它支村徹底解決了嚴重缺水的問題,現在各級黨政部門高度重視,國家先后多次投放專項資金,采取“引水進村”和“打深井”兩項工程舉措,徹底解決了它支村的吃水問題,并且吃上了“自來水”。
吃水問題的解決,生產力的解放,有力地推動了該村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乘著改革開放強勁東風,充分發揮本地優勢,開發礦產資源,興辦村政企業和民營企業,工業生產蓬勃發展,并帶動了農業生產及其他各業向前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社會總產值創歷史最高,人均年收入超萬元,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改善,從而摘掉了貧窮帽子,加快了向小康社會邁進的步伐。(王國英)
責任編輯: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