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通訊員 要凱朝 侯建兵)繁花似錦的初夏,正是推進重點工程的良好時機。
連日來,汾西縣各重點工程包聯領導深入工地,現場辦公,協調矛盾,解決問題,嚴把質量,督促進度,全力推動重點工程建設,進一步加快了重點工程建設步伐。這是該縣推行“包聯領導具體負責、分管領導配合協調、責任單位組織實施、項目法人專職運作”工作機制的一個縮影。
今年,汾西縣委、縣政府按照省市開展“項目提質增效年”活動的工作要求,堅持項目建設“六位一體”工作機制,實施重點工程38項,總投資182.3億元,年度計劃完成投資27.5億元,充分發揮投資對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的關鍵作用,全力提升汾西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促進富民強縣。
加強組織領導,建立重點項目責任體系。
為明確項目建設責任,縣委、縣政府聯合下發了《關于對全縣重點工程和利民為民實事實現包聯責任制的通知》。縣級包聯領導以及各鄉鎮區、縣直單位都按照開展“項目提質增效年”活動的總體要求,堅持“包聯領導具體負責、分管領導配合協調、責任單位組織實施、項目法人專職運作”的工作機制,切實抓好各項重點工程建設,制訂工作方案,落實工作責任,健全各項制度,真正形成“一個項目、一個領導、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格局。
強化項目調度,建立重點工程管理體系。縣級包聯領導和各責任單位都把主要精力放在重點工程建設一線,包聯領導每周兩到三次現場辦公,責任單位要每天召開碰頭會議,項目法人堅守工程建設一線。各施工企業和監理企業都列出倒排工期,實行嚴格的考核獎懲制度,達不到工程進度要求和工程質量標準的要予以處罰,對工程管理優秀的企業將給予獎勵。
全面督促檢查,建立重點項目督查體系。由縣重點辦牽頭,成立項目建設督查組,深入施工一線對重點工程建設進行跟蹤督查,對重點工程建設和“六位一體”工作定期督查考核,健全定期督查、定期調度、定期通報、定期排隊的工作機制,一周一督查、一周一通報、一周一考核、一周一排隊。
認真溝通協調,建立重點項目報告制度。所有政府投資項目從立項、預算編制到工程招投標,都要及時向縣委、縣政府報告,嚴格按照上級規定和縣政府出臺的項目招投標、投資評審、竣工驗收及評審、保質期滿工程復驗等有關規定和辦法組織實施。
簡化審批流程,為項目建設提供優質服務。該縣發改、住建、國土、環保等審批服務部門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改革,簡化審批流程,縮減審批時限,依法合規加快項目前期手續審批。建立重大項目協調辦事記錄和工作跟蹤服務制度,對涉及的工作審批環節,屬于縣級辦理并上報的,按照審批時限要求限時辦結,未能及時辦結者,進行問責。
搞好項目儲備,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項目儲備和簽約是“六位一體”工作的源頭和基礎。今年鄉鎮(區)、縣直有關部門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立足加快產業發展和資源轉型的實際,將項目的儲備與“十三五”規劃相銜接,與全面推進“六大發展”相結合,進一步加大對轉型項目、新興產業項目的儲備力度,不斷充實完善項目庫,優化儲備結構,提高儲備項目質量,努力形成“包裝儲備一批、招商簽約一批、開工建設一批、建成投產一批”的梯次發展格局。同時,按照數量與質量并重的原則,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拓展招商渠道,創新招商模式,擴大招商成果,狠抓項目簽約的落實率。
強化輿論宣傳,努力創造齊抓共管的工作氛圍。宣傳部門全方位調動新聞媒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確定專題、開辟專欄,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宣傳質量,擴大宣傳影響。充分利用今日汾西、電視臺、政府網站等各類媒體,每月定期公布各項目標任務的完成情況,通過專欄、專題報道、系列報道等形式進行廣泛發動,為“項目提質增效年”營造全社會共同支持、共同參與、共同建設的良好氛圍。
責任編輯: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