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一座都城” 建設三大核心區域
堯文化產業鏈助推文化旅游融合發展
臨汾新聞網訊 5月20日,由中國先秦史學會、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和市委、市政府共同主辦的“華夏之根·文明之旅”帝堯文化·旅游·經濟研討會在我市召開。來自國內的20余名知名專家學者,圍繞帝堯文化與陶寺遺址的淵源與脈絡,探討了文化旅游產業的創新與發展,提出了許多新觀點、新理念、新思路。
與會專家、學者指出,堯文化是中華民族公認的標記和符號,是一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寶庫。臨汾作為帝堯古都,要進一步挖掘和開發堯文化,將有關堯文化的記憶碎片、歷史信息、精神基因進行整合和拓展,秉承其文化精髓,挖掘其文化內涵,保持其文化品位,傳承和發展堯文化這一華夏子孫共同擁有的精神財富和文化遺產。
博大精深的文化積淀,是臨汾折服世人的靈魂所在。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李伯謙,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先秦史學會理事長、學部委員宋鎮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何駑,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高江濤,北京大學城環學院教授武弘麟等專家學者在主題發言中,圍繞帝堯文化與陶寺遺址的淵源與脈絡、帝堯文化的思想精髓和精神內核、帝堯文化的歷史地位和現實意義、如何促進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和討論。
陶寺遺址近40年的考古發掘與考證,當地現存詳實的文獻記載和民間傳說,都證實陶寺是堯的都城。“一座都城”堯都這一重大考古發現,使堯文化由傳說成為信史,樹起了5000年中華文明的偉大豐碑。專家指出,帝堯文化是多元一體的中華文明的主脈,其中的“克明俊德”的德政思想、協和萬邦”的和合思想、日謹一日”的廉潔思想、修己安邦”的民本思想,是中華傳統思想寶庫中的精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與會專家學者還就打造堯文化品牌,建設陶寺遺址核心區、堯文化旅游產業園、古文明旅游圈等提出了建議和思路。
把握帝堯文化的歷史魅力,延續蘊含其中的人文精神,站在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歷史高度,推動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下一步,臨汾開發堯文化資源的基本思路是:以建設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為抓手,以弘揚堯文化為平臺,將陶寺遺址核心區、堯文化旅游產業園、古文明旅游圈三大核心區域的建設同步推進,做足做好“最早中國·一座都城”這篇大文章,打造臨汾文化旅游發展升級版,促進全市文化旅游產業協同發展。
根據這一思路,我市將“三管齊下”。一是建設陶寺遺址核心區,建設陶寺遺址博物館、陶寺遺址公園、史前文明深度體驗園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二是建設堯文化旅游產業園,在堯陵附近建設“帝堯中國城”,運用聲光電、3D全息投影及場景還原技術,再現帝堯時代的社會實景。深入挖掘展現帝堯傳統元素,建設祭祀區等文化旅游產業聚集區,形成考古集聚地、體驗地、休閑地,打造全國史前時代影視劇拍攝基地;三是建設以塔兒山為中心的古文明旅游圈,以陶寺遺址、丁村遺址、晉國文化遺址為支撐,統籌推進堯廟、堯陵等景區建設,發掘晉王侯十余處墓冢,整合襄汾、曲沃溫泉資源和現代觀光農業,規劃建設貫穿侯馬至霍州的旅游輕軌,建設世界一流的帝堯之都和旅游目的地。
記者 李靜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