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微山上的氣象“哨兵”
——大寧縣氣象局創建市級文明單位紀實
臨汾新聞網訊 翠微山是大寧縣近年來開發新建的居民休閑鍛煉的活動場所,也稱“南山公園”,大寧氣象局就坐落在半山腰上,為和公園要求相匹配,他們不斷改善環境面貌。如今,當人們走上翠微山,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粉刷一新的二層辦公樓,走近辦公樓,周圍綠樹成蔭,一個個小菜園點綴在其中,相映成趣;進入院內,環境干凈整潔,花圃姹紫嫣紅,新修的觀測場護坡堅固美觀,這里曾連續四屆榮獲市級文明單位稱號,今年在市文明辦督查文明創建工作時,氣象局的各項測評指標均達要求,受到測評組的高度評價。
完善基礎設施 提高全員素質
在文明創建工作中,該局從細微入手,著力改善環境面貌,精心編制完成了臺站五年發展規劃實施方案。實施了旱廁改造項目,觀測臺站安裝了專用變壓器、更換了供暖設施,臺站基礎設施改造建設項目全部完成,同時,對粉刷了辦公樓和職工宿舍,更換文明版面,樓道文化,緊扣主題,善行義舉榜月月更新,道德講堂內容豐富,干部職工精神煥發,文明新風撲面而來。
在改善基礎設施的同時,認真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全體黨員通過學習增強了黨性意識;去年至今共組織業務學習19次,開展公共氣象服務、地面觀測應急演練2次,參加省、市培訓18次,全員參與遠程培訓課件學習15次,提高了大家的整體素質。
為了充分發揮文明單位的示范引領作用,通過與學校社區結對共建活動,多次到中小學普及氣象知識,堅持每年慰問貧困戶,動員職工為災區捐款獻愛心,大力開展“文明科室”“文明家庭”的創建評比活動,營造團結和諧、開拓進取的良好氛圍。
開展志愿服務 助力脫貧攻堅
該局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打贏脫貧戰,全面建小康”戰略目標,組織成立了駐村工作領導組和志愿服務隊,對125戶383口人精準貧困戶和52戶52口低保戶進行結對幫扶,局領導帶領大家一起深入到幫扶村委割麥村田間地頭、農家院落,與百姓們面對面、心貼心交流座談,初步確定了“長抓蘋果主導產業脫貧,短抓林下經濟提高生活水平”的脫貧攻堅新路徑。
針對該村2000余畝的蘋果樹需要修剪管理的實際情況,采取請進來、送出去的辦法,組織25名果農赴吉縣參觀學習,開闊了視野,轉變了觀念,還聘請果樹中心技術員培訓果農130人次,發放修剪刀、修剪手據260把,為讓果園旱澇保收,協調水利局為割麥村修建一座蓄水池,在鄉黨委、鄉政府的支持下,為南布子村硬化道路18公里,解決了人們出行難的問題。今年又協調縣扶貧部門準備為村委建設300兆瓦光伏發電一處,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
嚴格履職盡責 服務縣域經濟
大寧氣象局始終堅持為縣上的各項重點工程和文化活動提供了氣象專題服務,全力做好各項前期準備和氣象服務工作,確保了各項重點工程有序進行。
在氣象服務中努力提高天氣氣候預報預測的準確率,及時為縣委、縣政府領導決策提供依據;在農事重要季節、轉折性天氣、災害性天氣以及重點建設項目的服務工作中,他們堅持“以人為本,無微不至,無所不在”的氣象服務理念,及時理順氣象服務資料,統一發布渠道,規范天氣預警和重要天氣實況的發布材料,同時增加了月《氣候評價》《墑情分析》等服務材料,氣象信息員在鄉村的基本實現全覆蓋提高了局部災情的上報率。
今年上半年,他們共對外發放了《長期天氣預報》20期、手機短信2000余條、《重要天氣信息》《氣象災害預警信號》《三夏氣象服務專題》《高考氣象服務》等20期;24小時一般性降水預報準確率達80℅,無重大災情漏報現象發生印發“氣象為農服務手冊”6類3萬余本。同時,在政府綜合辦公樓新建高標準大寧縣氣象預警信息發布平臺辦公場所一處,為脫貧攻堅提供科學依據。該局連年被縣委、縣政府授予“服務地方先進單位”的稱號,被市文明委授予“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
(侯耀強 賀春榮)
責任編輯: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