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為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今年以來,大寧縣緊扣“變”字思路,創新黨課形式,豐富黨課內容,讓黨課“活”起來。
一是“室內”變“室外”。他們走出會議室,到紅色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黨建示范點現場教學,重溫黨的光輝歷史,傳承優良革命傳統;到田間地頭、生產一線,組織黨員深入蘋果果園、蔬菜大棚和林業基地,現場觀摩,學習致富經驗和實用技術,增強黨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讓黨員愛聽愛看、受到啟發。二是“單一”變“多樣”。該縣打破支部書記“唱獨角戲”常規,每名黨員都登臺授課,人人當教員,人人當學員,每次由2到3名黨員,結合自己學習思考,從崗位實際出發,現場講課,將群眾心聲、身邊故事、典型案例等整合成個人授課內容,身邊人講身邊事、說身邊理,同時,邀請老黨員談入黨經歷和情景,回顧歷史歲月,產生情感共鳴。三是“授課”變“訪談”。支部黨員以訪談的形式,面對面問、談、聊,在輕松的氛圍中,互談經驗、互解疑惑,同時邀請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中做法獨特、成效突出的優秀黨員和村黨支部書記,講扶貧故事、分享工作體會、交流扶貧經驗,用生動的實踐,感染黨員干部主動投身脫貧攻堅。(馮凌霄)
責任編輯:席沛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