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就群眾健康屏障
——大寧縣疾控中心創建文明單位紀實
臨汾新聞網訊 近年來,大寧縣疾控中心堅持把文明單位創建工作擺在突出位置,通過開展扎實有效的各項活動,做到了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文明行為外化于行,文明之花常開不謝,把各項工作推向了新的臺階。
強健隊伍 夯實創建基石
該中心認真組織學習貫徹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并結合工作特點,加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通過宣傳動員教育,干部職工自覺遵守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互助、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范,樹立了熱愛我中心、建設我中心、為我中心爭光的集體主義觀念,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成為干部職工的自覺行動。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作為家庭美德成為全中心工作人員共同遵守的準則。全力幫扶村委脫貧致富,積極參與公益事業等在該中心已蔚然成風。
通過扎實有效的學習教育,該中心的人才培養工作生機勃勃,43名職工中專業技術人員達到36人、大專以上學歷的20人,隊伍的整體素質和業務明顯提高,為搞好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改變作風 傳播創建正能量
如今,每一名走進疾控中心的人都會發現,中心辦公室更整潔了,綠意更濃了,微笑更多了,處處散發著誠信友善、愛崗敬業、文明和諧的氣息。中心利用微信群傳播速度快、覆蓋廣、24小時在線等優勢,建立了干部職工微信交流群,傳遞最新專業知識,傳播正能量,引導干部職工崇德修身、向善向上、積極交流,促進了信息共享,營造出了快樂和諧、團結向上的工作氛圍,增強了大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奮發向上、文明高效、爭創一流”是疾控人的共識。為搞好健康教育宣傳工作,他們充分利用電視媒體、標語、宣傳欄等形式大力宣傳全民健康教育的重要意義,同時,堅持以鄉村、社區、學校為健康教育宣傳陣地,組織開展了健康知識以及合理膳食知識講座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宣傳活動。在消夏月舉辦的健康專題晚會中,他們表演了疾控之歌和以“健康素養66條”為主要內容的群口音樂快板等,同時開展了各項宣傳活動,受益人群達1萬余人。該中心又在大寧電視臺開設了健康教育專欄,每月播放健康教育主題宣傳片1次,邀請縣醫療專家講解疾病預防知識,共進行140余次講座。為了加大宣傳覆蓋面,增強宣傳效果,豐富宣傳內容,中心工作人員年初制訂了宣傳計劃,除印制宣傳單外,還把疾病預防宣傳知識印在圓珠筆和圍裙上,寫成固定標語,編成文藝節目巡回下鄉進村演出。在設立健康步道時,他們本著節約實用的原則把健康知識制成小版面貼在步道的墻上、栽在花池中、掛在電桿上。每次科普講座和入戶體檢,工作人員都會為村民發一些限鹽勺、控油壺、健康年畫等,逐步培養村民的健康意識。通過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宣傳,目前全縣上下營造了追求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良好氛圍。
心系群眾 譜寫創建新篇章
作為全縣疾病預防控制、公共衛生技術服務業務的指導部門,該中心牢記自身職責,以鑄就人民群眾的健康屏障為己任,全心全意為百姓的健康保駕護航。
“疾病預防控制是中心的首要職責,作為疾控人,我們要時刻繃緊這條弦。”中心負責人如是說。他們認真落實“抓早、抓主動、抓基層”的防控策略,重點傳染病防控成效顯著,保證了全縣手足口病、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對腸道、呼吸道重點傳染病防治工作以預警為先、早期處置、快速控制、防止擴散為原則,嚴格執行各項技術方案,確保防控規范、有序、高效開展;艾滋病防治以規范中央轉移支付和全球基金項目為主線,加強重點人群監測,落實“四免一關懷”政策,保持了疫情的低流行狀態;根據臨汾市擴免規劃管理方案的要求,積極做好協調,確保擴大國家免疫規劃這一利民惠民政策落實到位,預防接種服務規范,麻疹防控力度較大,監測工作、乙肝疫苗查漏補種和脊灰、麻疹強化免疫工作完成較好;在全縣開展高血壓、糖尿病防治示范村建設,規范和完善了慢性病防治死因監測工作,強化了死因網絡直報,申報了全省健康教育項目示范縣,今年3月份,太德鄉茹古村“健康小屋”正式揭牌,依托這所“健康小屋”,疾控中心將與鄉鎮衛生院聯合,讓疾控人員有“駐點”,沉下去,配合衛生院醫生在村里開展健康科普和公衛工作,并逐步幫助衛生院培養出公共衛生人員,在農村起到示范帶動作用。目前,全縣共創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健康學校2個、示范社區1個、健康示范村1個、健康小屋1個、健康單位2個、健康步道1條、無煙單位2家。
成績來之不易,未來任重而道遠,在全縣創建文明縣城的鏗鏘鼓聲中,大寧縣疾控中心以創建文明單位為契機,用智慧、汗水澆出了一朵久開不敗的文明之花,譜寫了一曲久唱不衰的文明之歌。(侯耀強 李成明 楊瑛)
責任編輯: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