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固縣村位于安澤縣唐城鎮的最南端,全村轄四個自然村,286戶668口人,村“兩委”班子共6人,黨員25名。全村人均收入7320元,耕地面積2712畝,林地面積3200畝,是一個純農業村。近年來,固縣村在加強“三基”建設,黨支部引領產業發展上,以強有力的黨支部帶動集體經濟的發展,進一步做好產業發展和壯大集體經濟。
一是以光伏發電為重點項目,壯大集體經濟收入。該村貧困戶產業支撐主要以小額貸款3萬元安裝光伏發電,每年給貧困戶增加6000元的收入。利用上級撥付資金村集體安裝屋頂式光伏發電站50千瓦,預計每年增加集體收入5萬元。村委將嚴格按照縣委所指定的光伏方案,嚴格用于貧困戶和村委集體經濟的發展,使之成為產業發展的有力后盾。
二是壯大集體經濟以傳統玉米種植為主導產業。2016年度村集體經營性收入7.4萬元,2016年度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30萬元。2017年度農民人均收入可達到8000元。固縣村現有耕地2712畝,其中含基本農田1540畝,集體機動地130畝,集體建設用地57畝,村集體共有3處房產,面積3000多平方米,該村利用村集體閑置資產的有利條件以“集體+公司”的形式成立了安澤縣唐城固縣村澤康農業綜合發展有限公司,總投資132.8萬元,以小雜糧的生產、加工為主業。為有效利用省級配套項目資金40萬元,該公司實施“集體+公司”的方式,以“土地流轉+利用集體機動地”為依托,擴大原有小雜糧加工廠規模,將村委會舊址7間主房(約500平方米)改造為加工車間。購置石磨面粉機、碾米機、包裝機以及玉米顆粒粉碎機、烘干機等生產設備,預計帶動種植農戶130戶、就業人口190口人,其中貧困戶3戶3人,2018年村集體經濟組織收入破5.5萬元,力爭五年內集體經濟突破20萬元。
三是以鄉村振興為契機,打造文化旅游特色名片。固縣村共有兩處古文化文物古跡,一處是隋朝末期唐王李世民隨父李淵派兵點將、安營扎寨之地而得名的唐王寨。2018年該村計劃投資1000余萬元打造了“唐王寨”旅游景點,吸引了大批的當地游客,目前工程還在建設中。另外一處是清乾隆五十年重修的二郎廟,距今已有230多年。去年至今該村投資約60萬元修復了文物古跡。
固縣村在緊緊圍繞發展生產的同時,堅持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只有集體經濟壯大了,黨支部才有號召力才有凝聚力和向心力,才能更好地服務于農民,才能真正實現農村美、農民富、農業強。(李小三)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