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提質提速
——代表委員審議討論政府工作報告
郭若橋代表:
實施審批服務“硬舉措”
提升營商環境“軟實力”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著力壯大民營經濟,更大力度創優營商環境,讓‘好政策’精準滴灌,讓‘好服務’便捷高效,讓‘好環境’穩定可預期。”郭若橋認為,行政審批服務管理部門應扎實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推動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
郭若橋建議,以審批流程“硬舉措”優化營商環境“軟環境”,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迭代升級,深化“一枚印章管審批”改革,實現跨部門事項“并聯審批、閉環辦結”;拓展無差別受理“綜合窗口”覆蓋范圍,推動政務服務從“專科受理”向“全科服務”轉型;創新“12345”熱線“接訴即辦”機制,完善“辦不成事”窗口兜底服務功能,搭建企業訴求“收集——研判——督辦”全鏈條響應體系;實施審批服務“流程再造工程”,通過智能預審、容缺辦理等機制,持續壓縮企業辦事時間成本;通過制度創新、服務提質、數字賦能協同發力,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記者 安月琦
喬可英委員:
加快智慧礦山建設
創新構建“臨汾模式”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煤炭行業要堅持‘規模化發展、綠色化開采,智能化改造’的原則,不斷降低開采成本,實現高質量發展。”喬可英說,在數字化和智能化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推進智慧礦山建設是傳統產業改造升級的現實需要,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舉措,是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轉型的必然要求。
喬可英建議,政府應出臺相關政策,并在資金扶持和人才引進等方面予以支持,引導礦山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同時,建立監管機制,加強監督檢查,確保項目建設質量和安全;協調電信部門,建設高速、穩定的礦山專用網絡,并建立礦山數據中心,為數據分析和決策提供支持;加強人才培養與引進以及激勵機制,為數字化智慧礦山建設提供“智力”支持。繼續深化與華為等科技類企業的三方合作,積極構建“裝備+AI算法+應用”一體發展的新格局,逐步形成可復制可推廣可輸出的智慧礦山“臨汾模式”。
記者 郝海軍 王梓軒
楊旭東委員:
持續聚焦科技創新
抓好平臺載體建設
“聆聽了政府工作報告,感覺特別務實,非常鼓舞人心、催人奮進。”楊旭東說:“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制勝招’,深入實施創新驅動“123”發展戰略,加速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互嵌耦合。”
建設“晉創谷·臨汾”創新驅動平臺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市科技局作為牽頭部門,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有力推動“晉創谷·臨汾”建設,確定了“一核引領+雙輪驅動+N區拓展”的總體建設布局。
楊旭東建議:要聚焦“4+N”發展思路,引育孵化優質企業;堅持一流團隊抓運營,持續健全服務體系;延伸觸角謀合作,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抓好平臺載體建設,營造良好創新創業生態;強化銀企對接、組建產業基金,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記者 任怡星
李兵代表:
注重“保險+預防”
筑牢文物“防火墻”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持續開展煤礦、道路交通、城鎮燃氣、消防森防、建筑施工等領域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堅決防范重特大事故發生。”李兵認為,當前,我市文旅產業持續快速發展,文物建筑消防安全不容忽視,應該引起有關部門的足夠重視。
李兵建議,在國家3A級以上旅游景區全面推行“保險+預防”文物雙重保障體系,推動景區管理單位投保文物火災專項責任險,建立保費補貼與消防安全評級聯動機制,通過經濟杠桿倒逼安全管理水平提升。樹牢“以文養安”理念,從景區門票收入中按比例提取專項資金,用于文物建筑智慧消防系統建設及老舊設施升級改造。高質量落實消防安全隱患排查責任制,實現文物建筑風險防控責任到崗到人,嚴格火源智能監測管理,完善分級響應應急預案,定期開展實景化應急演練,培育兼具設備操作與應急處置能力的消防骨干隊伍,形成文物保護與消防安全的良性互動。
記者 曹燕
段忠恒委員:
破解企業發展難題
著力壯大民營經濟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著力壯大民營經濟,更大力度創優營商環境。讓‘好政策’精準滴灌,讓‘好服務’便捷高效,讓‘好環境’穩定可預期,這三個方面明確了工作思路、提出了務實措施,激發了民營經濟主體的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段忠恒表示,“這些舉措為企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提振了民營企業家的發展信心,讓我真切感受到民營企業越來越受重視。”
段忠恒建議,要抓好惠企政策的落地,打通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讓民營企業對惠企好政策應享盡享。建議政府部門定期舉辦企業座談會,聆聽企業訴求,并深入解讀政策法規,助力企業精準把握政策走向。同時,希望有關金融部門緊盯企業發展中遇到的“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問題,針對性設計金融服務產品,幫助中小微企業解決問題,更好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記者 祁欣
韓毅委員:
建立信息互通機制
有效提升信貸需求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重點聚焦供應鏈金融,大力培育集融資、結算、管理于一體的綜合服務主體。”韓毅說,在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中,應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水平,讓地方金融機構發揮更大作用。
韓毅建議,引導地方金融機構緊密圍繞本地特色產業供應鏈,創新金融產品與服務模式,為上下游企業提供涵蓋資金融通、賬款結算等全鏈條金融支持,增強產業協同效應,提升整體競爭力。加大對“三農”領域的金融資源投入,滿足農業生產、農村建設和農民生活需求。同時,簡化普惠金融業務流程,助力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政府部門與“鄉村振興主辦銀行”攜手搭建信息平臺,建立常態化信息互通交流機制,提升普惠金融精準觸達,激發放貸積極性,助力企業解決融資難題,推動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記者 劉文軍
范嫻娉委員:
打造微短劇之城
激活全鏈條產業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提速發展‘微短劇+文旅’等新業態,我市正在加快成為具有國家級影響力的視聽產業新高地。我帶來的提案是《關于全力打造微短劇之城的建議》。”范嫻娉認為,臨汾具備微短劇產業發展的天然優勢,特別是借助騰訊微短劇基地和央視頻共創點的資源,建議將微短劇產業納入臨汾長期規劃,助力城市發展;構建“微短劇+”產業模式,通過微短劇引流,推介臨汾美食美景,激活全鏈條產業。
同時,范嫻娉建議積極搭建版權登記平臺,保護創作者權益;加強全鏈條人才培訓,打造全國培訓示范中心;并堅持“精品化、規范化、長期化”的發展理念,讓“微短劇+”賦能各行業,共同推動臨汾微短劇產業高質量發展。
記者 劉臨琦
田文君委員:
加強小區物業管理
全面優化服務質量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深入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理念,堅持‘雙品質’建設最大邏輯,建設更具特色的魅力城區。”田文君認為,我市在大力推動城市“雙品質”建設的同時,應順勢探索建立物業服務新機制。
田文君建議,加強小區物業管理,提高物業服務質量,切實維護業主和企業的合法權益。首先,強化部門行業監督,完善管理體制機制,對物業服務企業信用管理設立較為硬性的門檻,用制度制約物業企業不正當競爭行為。其次,探索建立針對物業企業和業主的制約措施,達到雙向制約的效果;明確職責分工,減少糾紛矛盾。第三,清晰界定職能部門的職責分工和管理邊界,避免因水、電、暖、氣費用代收代交產生二次矛盾。第四,健全綜合執法聯動機制,推進公安、城管、環保等綜合執法力量進小區,破解小區停車難、經營網點擾民等問題。第五,推動業委會成立和運行,有效發揮自主管理作用。同時,由相關部門出臺相關文件,明確業委會需要具備的相關專業人員和資格要求,并對業委會的籌備運行提供專業指導,提高業主參與度和管理水平。
記者 劉超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