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這是一場跨越身份的對話,讓創業的智慧在高校校園熱烈碰撞;這是一次夢想火種的傳遞,將創業路上的寶貴經驗化作照亮前行方向的光芒;這是一趟雙向奔赴的成長之旅,助力青年創業者與高校學子共同奔赴充滿無限可能的未來。
為落實好我市《2025年創業就業專項行動方案》,激發創業熱情,提升創業能力,近段時間,團市委、市教育局組織優秀青年創業者走進山西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山西管理職業學院、臨汾職業技術學院、山西電子科技學院,開展“青春筑夢·創享未來”青年創業就業分享會,為高校學子送去干貨滿滿的“創業秘籍”。
經驗傾囊相授 點燃創業星火
在一間間座無虛席的高校講堂里,青年創業者化身“成長引路人”,將實戰經驗與前沿洞見傾囊相授。來自農業、餐飲、文旅、自媒體等領域的創業青年以親身經歷為藍本,向高校學子講述自己的創業故事。
深耕手工藝品的創業者郭成安,結合自身打造非遺文創品牌的經歷,分享了如何挖掘文化內涵、創新設計理念;文旅項目創業者白冰,分享了如何緊跟形勢,突破重圍,打造文旅項目的艱難過程;自媒體創作者張雷分享了如何抓住機遇,跟進時代潮流,“玩轉”自媒體的經驗……每個經驗,都如同一盞明燈,為學子們照亮了創業的道路。
歷時3年,從1家店鋪發展到本地及周邊城市150余家店鋪,青年鹵味局店鋪的“裂變式”發展讓學子們不禁連連贊嘆。該店鋪創始人王佰琛詳細講述了從迷茫到成功的全過程。他坦言:“曾經畢業后一度很迷茫,不知所措。但只要方向明確,目標清晰,始終保持學習力與執行力,成功一定會屬于自己。”
同樣讓學子們驚嘆的堯都區晉生源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曉婷,憑借內心不服輸的闖勁兒,把自己“逼”成了會干農活兒、會開拖拉機的“女漢子”。她勉勵同學們:“大學是夢想的孵化器,千萬別被‘不可能’束縛手腳。要保持對世界的好奇,敢于突破舒適圈,和志同道合的伙伴并肩前行。大膽去闖,自己一定比想象中更強大。”
這些真實而深刻的故事,讓創業設想變得可觸摸、可借鑒,為同學們打開了一扇扇了解創業實踐的窗口,讓他們對創業有了更直觀、更全面的認識。
互動交流碰撞 啟迪創新思維
“馬上就要畢業了,如何選擇一個可以長期堅持的創業項目?”“如何在同質化嚴重的市場中打造差異化優勢?”“如何利用新媒體為傳統手工藝品開辟新的銷售渠道?”……
當優秀創業青年的實戰故事在會場回響,同學們眼中閃爍著求知與共鳴的光芒。分享會剛一結束,現場便化作思想交鋒的舞臺。同學們積極踴躍抓住難得的機會,拋出一個個充滿思考的問題。
“學習永遠是創業的前提,要多走出去考察市場、多了解外面的世界,才能從中發現適合自己的項目”“創業之路布滿荊棘,但每一次跌倒都是成長的勛章。別害怕試錯,大膽去闖,用創新點燃熱情、以堅持澆灌夢想,在探索中找到屬于自己的未來”“迷茫是常態,但別停下腳步,選熱愛之事深耕,時間會給出答案”……面對各種各樣的問題,青年創業者一一回應,耐心解答。
思維的碰撞,帶來的不僅是觀點的交融,更是創新思維的覺醒。同學們不僅學到了實用的創業知識與經驗,更打開了看待問題的新視角,培養了突破常規、勇于創新的思維習慣。
持續賦能成長 共繪創業藍圖
四次活動,四所高校,上千余人,見證了無數創業夢想的萌芽與生長。
“這些青年創業者的分享讓我對創業有了全新認識,他們的經驗和建議就像一場‘及時雨’,為我提供了很多實用的指導,也堅定了我創業的決心。”臨汾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張曉薇激動地說,即將畢業的她原本對創業充滿迷茫,通過與創業者交流明確了自己的創業方向。
山西管理職業學院教師趙麗潔表示:“這樣的創業分享讓學生們深入了解了創業就業的實際情況,為他們在創業就業的道路上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和啟示,有助于激發學生創業就業熱情,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創業觀念,提升在創業就業方面的能力與素養,對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組織青年創業者走進高校,是我們服務青年、助力創業的重要舉措。此次活動旨在搭建起創業者與高校學子之間的橋梁,讓更多學子了解創業、敢于創業。”團市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團市委將繼續深化這一活動,完善活動機制,豐富活動形式,整合更多社會資源,為青年創業者和高校學子提供優質服務,當好青年成長的引路人和護航者。”
從一堂堂干貨滿滿的分享,到一次次真誠熱烈的對話,“持續賦能”的種子已悄然播撒在校園的土壤里,一幅幅屬于新時代青年的創業藍圖正徐徐展開。
記者 閆璟
責任編輯: 吉政